第845章 粮商(2 / 2)
所以,每年,他们赚国库的钱也是不少的。因为户部那边要保证所有的军需粮草和每年的旱涝灾害的救灾用粮,有时朝庭上备的不够,不管是人为的不够,还是天意的不够,就得找他们来补足。
而这两年,因为四方的突然站出来,宁古的粮商的生意就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特别是四方的粮店都有一个要求,就是粮价不变。
这个不变也是相对的,因为不会跟着粮食的减产而涨价,四方平价粮店主要是为了保证所有的人的粮食的价格平稳。
但当这一年丰收了,四方粮店的储存达到了一定的量后,就会降价出售粮食。
这样,保证了老百姓买得起,吃得起。
但这样,就会触到了粮商们的利益。
四方粮店在京城里现在几乎是独一份的存在,没有别的粮店在四方的这个价格下还能生存。
所以,他们纷纷成了四方的下线商家可是自己收拾包袱做别的营生去了。
但宁古的这三家粮商可不只是在宁古有店,就算是大兴四分五裂的时候,他们也是存在于各州府间的。
粮食这个东西,是人人必须品。
所以,本来就不只是户部要靠着他们做后备。还有各州府的那些王爷们也要靠着他们周转粮食。
所以,在粮食这一块来说,他们一直就是地下皇这样的存在。
但现在四方站了起来。本来四方只有京城开着。开始是以为四方是以做善事开始,打开了局面后,还是会和他们一样,统治着粮食这一块。
但现在看来不是。
四方的老板的背景就不是他们可以比的。
而且户部直接就站了四方这一块。不只是如此,从四方建立的那一天起。北边的粮店,他们就根本卖不出去粮了。
四方除了在京城的总店外,在靖北和富义都有分店,都是同一个招牌:平价粮店。
现在洛州那边四方也几乎是在一天之内就在各城都开起了平价粮店,做为零售这一块来说,四方除了南边和西边现在还没伸到手外,只要四方一到位,就没有他们这三大商家的生存地方了。
程玉琼来和他们谈这个生意,也是做了各种准备的。也统计了一个帐务,之前那些年,户部每年要这三家的粮食的款项就高达上百万的粮款。
宁古的这三家,虽说是三家,但说到底,他们是一家。
做为最大,也是他们的主支的陆家,在没有四方之前,占了整个粮食界的近乎一半的控制量。
南方和东边的好多良田,都是他们家的。他们家的庄子遍布着整个大兴。
不管是用什么办法得到的那些良田庄子,都因为他们陆家曾经出过几个举人,而被减免了粮税。
就这一点来说,他们家每年就赚了几十万斤的粮食。
还有他们用一些办法挂名到别人家的庄子这些,更是给他们家带来了无尽的收入,钻着律法的空子。再控制着整个粮食,陆家在宁古,在整个原来的大兴,也是举足轻重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