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议和(2 / 2)
已然继位为魏天下的皇帝庄光,在身边一位谋士的辅佐下,用了仅仅五年的时间,将青州和幽州给收复。
自此以后,青、幽二州也并入了魏的版图。只待将南方小朝廷灭亡,便可统一天下。
据说,这位谋士姓尚,年过花甲,头发半白。当年还是大皇子的太和帝能成为皇帝,也是这位谋士出谋划策。
如今,魏国的一切都欣欣向荣,境内平和。
再那位尚姓谋士的建议下。
太和帝发出八十万兵马挥兵南下。
显然,这就是要向南方的大乾的小朝廷发动灭国战争。
这几年时间以来,南方的大乾小朝廷停止北伐后,由于不需要连年征战,国库渐渐充盈起来,作为皇帝的赵南也修建了属于自己的宫殿。
南方小朝廷在经济上,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可另外一方面,南方小朝廷的税收却是加重了不少。
且南方朝廷这里,自皇帝到下方大臣,不知何时起了一股奢靡攀比之风 ,每个让都是尽可能在展现自己的财力。
有人荒唐到,用蜡烛当作烧柴的柴火,在自家府邸烧饭一烧就烧了半个月。还有的人,用金箔铺路,将自己府邸周围的路都铺了个遍……
这些年,魏、乾两国虽偶尔摩擦。
可大多时候都是魏在进攻,乾只做防御。
可这次魏国八十万大军开来,浩浩荡荡让第一时间得知消息的南乾小朝廷慌了。
连那些原本坐以待毙,手握兵权准备趁机作乱的世家也慌了。
对于那些世家来说,他们一直在等待有人杀死赵家皇帝后,他们再趁机作乱,谋取天下。
可不曾想,这几年时间,对面的魏国发展太过生猛了,竟然不知不觉将青、幽二州都被吞并了。
当年江尚舟北伐时,那些世家怎么都不肯出力。现在或许是威胁到了他们的存亡,世家们联合,竟然在短时间被凑出了二十三万人马。
只是这二十三万人,没有在一起磨合过,大多数人由于常年没有作战,已然没了斗志。
所以当这二十三万人被拉到淼州北境用来守边境的时候,直接就被魏军给打散了一半。
前方战事不利。
后方南乾小朝廷里,有人提出建议可向北方的魏国俯首称臣,再送出一些土地和钱财求和。
送出的土地便是淼州北境那大一块的平原。平原之后则有大片的水域可作为天然屏障。
赵南显得慌乱,在朝堂上问道:“哪位爱卿愿去和魏国议论求和一事?”
但此时却没有一人愿意站出。
有传言说,跟在魏国太和帝身边的那位尚姓谋士,疑似是当年的江尚舟。
而在场的朝廷中,有一个算一个,当年赵南要杀江尚舟全家,每一个人都曾多多少少吹过赵南的耳边风。
因此,他们怎么敢跑去议和,那不是找死吗?
“皇叔,此事……”
赵南看向了头发花白,年事已高的赵勇烈。
后者却是冷哼一声道:“领兵打仗本王一万个愿意!去做亡国奴求什么议和……本王做不来!要本王说,陛下如此英明神武,你怎么不去议和?”
他句句都是讽刺。
赵南虽然气愤,可无法反驳他。
他也不敢去见那疑似是江尚舟的尚姓谋士。
“陛下,奴才愿意前往!”
赵南身边,那范姓太监则是自告奋勇。
他不相信这世上就有那么巧的事情。何况那人就是江尚舟,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再者,范姓太监也有他的小心思,他看得出来大乾赵家天下算是要亡了。他要为自己的后路做准备了。
这趟过去议和,便是要和对面的魏国那边为自己谋个活路。
他相信,只要自己银子使用的够多,将来大乾若是亡了对面是会有人要庇护他的。
再者,即便大乾现在不亡,自己出使一趟议和,这必然会进一步得到皇帝赵南的赏识。
怎么想,这都是不亏的买卖。
“哈哈,范爱卿请起!看来,只有范爱卿懂朕想什么!”赵南故作一番感动。
当然,他也没有想到,这个时候他身边能用的人,竟然只有一个太监。
“呵呵,让个太监出使……不怕惹人耻笑吗?”
赵勇烈继续讥讽道。
“这……给他粘上胡子,只要他不说自己是太监,谁能认出来呢?”赵南又言。
“呵呵。陛下可真聪明啊!”
赵勇烈阴阳怪气说道。
作为皇帝的赵南和一众朝臣似是也被赵勇烈骂得脸上无光,纷纷低下了头。
可最终,那范姓太监还是粘上胡子,带着礼物向着淼州北境而去。
……
北境边界的魏军大帐之中。
当范姓太监路过重重把守,来到主帅大帐之后,见到主帅之后,也是惊掉了下巴。
没有意外,那作为主帅的尚姓谋士,不就是当年的江尚舟吗?
江尚舟看着面前大乾前来议和的使者后,冷笑一声道:“我不和太监议事。”
当年他功败垂成,这太监至少就有一半的功劳。
他未曾想过,这太监竟然还敢自告奋勇前来议和!
此言一出,整个大帐内都起了议论声。至少从外表来看,这范太监粘上胡子,说话中气十足,也不像是个太监。
范太监虽然慌张,但面上镇定自若道:“尚大将军此言何意?”
江尚舟缓缓起身,目光带着杀意看向范太监,忽而前者一把扯下来后者胡子。
“大将军……你……”后者显得混乱,嗓音也发生变化,变得尖细。
“呵呵。看来乾国并没有想议和的意思!派个太监来糊弄我们?”
江尚舟看向大帐内所有人。
范太监看得出来,江尚舟这些举动就是故意的。
江尚舟拔出剑搭在范太监脖子上,后者吓嘚跌坐在地上,可这时前者又对他小声道:“你们想议和!我也不会给你们这个机会!但我没想到,你们会蠢到让你这个阉人来议和,这下即便我想议和!我身后的魏国皇帝也不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