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她不会有孕的(1 / 2)
太清殿内,弘煦自从知道静妃的死因之后,就对李牧有了别样的情感,虽说李牧是他的亲爹,但他真的算不上一个好的父亲,对自己所有的妃嫔都没有说十分宠爱的,恐怕这么多年来,最受宠的就是裴莹莹了,其他的人,几乎都是爱搭不理的。就连几个皇子的母妃,也就只有成贵妃因为是李牧的太傅之女,身份尊贵,所以才有此殊荣。
李牧见弘煦今日上朝了,询问道:老七啊,身子都恢复了吗?
弘煦拱手:启禀父皇,儿臣无恙了,想着应该早些回来向父皇禀报江南水患一事。
李弘阳:老七啊,这事儿不是老五全权负责的吗?怎么你跟父皇禀告?
弘煦:五哥如今还在修养,是不是他不来,就不和父皇禀明这些事情了?
李弘晟:老七啊,这功劳是你们俩的,哦,对了还有老六呢,给你们收拾残局。
弘煦转身看着李弘晟:惠王殿下是觉得你去会比我做的更好吗?那当时为什么不请旨前去,你不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到会在这里说风凉话!
李弘晟:老七你!
李弘阳:老七,你家的王妃是不是也去那里了?这王妃私自前去,是不是不合规矩啊?
李牧:什么?襄王妃也去了?
李弘阳看着李牧:回父皇,正是,据说这襄王妃带着侍卫单枪匹马的就赶去了安县,而且还在那发号施令好不威风,用镇国公女儿的身份号令萧家军,这萧家军对她也是百依百顺。
萧成远当然知道李弘阳说的是什么意思:瑞王殿下,你这是何意?
李弘煦走到李弘阳面前:瑞王殿下,你又知道当时的情况如何吗?你们如此发难,到底是为何?
李弘阳:父皇,此乃规矩,女眷不得干政,是她襄王妃不守规矩在先,无论是什么缘由,错就是错,儿臣认为该罚。
李弘煦:若不是湫儿赶到,怕是儿臣和五哥已经撑不到援军到了,是她一路购买了许多的粮草和药石,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要不是湫儿赶到,我和五哥病倒之后,军心涣散,是湫儿及时帮我们稳住了军心,此举不赏反罚的话,怕是不公平,还请父皇明鉴!
李牧看着弘煦,又看了看李弘阳:这襄王妃,确实是有错在先。
李弘煦:父皇!
李牧:不过事出有因,如弘煦所说,襄王妃此举无疑是功大于过,所以不必再说了,功过相抵。
李弘煦:谢父皇。
李弘阳和李弘晟互看了一眼,都不再说话。
萧成远:陛下,臣回去一定好好教训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