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年代文男女主就住隔壁(1 / 2)
连续请了好几天假,明天蒋珍英得去上班了,好在当时厂里照顾她,给她安排的工作还算轻松,一般也没有人早上去洗澡的,所以她的工作时间都是很弹性的,迟到也没人说,完全可以在家做好饭再去上班。
反正他们现在住的房子就在厂旁边,要说这房子,蒋珍英是觉得不太方便,上厕所还要跑胡同里的公共厕所,一点也不方便,家里那么多孩子,吵吵闹闹的,等再大些,都得有自己的房间吧,这地方哪够啊!
其实,她家这房子面积,在这个年代真的面积算大的了,这年初的时候,报纸上还说现在首都的住房人均面积只有5平方呢!
原主男人还在的时候,分了一次房,那时候厂不像现在这么大,是个万人的大厂,她男人又是从厂建设初就开始干的,那时候住房还不紧张,他们家分了这边四合院里正屋的一间以及旁边的西耳房。
那时候,原主公公婆婆也都还在,住房虽然有些紧张,但也够用,后来,等原主接了班后从,又过了几年,才分了第二次房,这时候,分房这事情就变得复杂了,要算分。
工龄一年算一分,一线工人加五分,家里一个孩子加三分、家里有当兵的加十分,双职工的加五分......
最后原主的分正好凑到了末尾,这次,分的是厂里建的楼房,排分靠前的先选,轮到她的时候都是什么顶楼,还靠着厕所,她有些抗拒。
虽说楼房的吸引力很大,说是生活更方便了,但是这六楼先不说爬着费事,谁去住楼房,谁住原来的平房啊,她儿子常年不在家,她也不放心儿媳一个人住啊!
倒是她隔壁的一家人得知她这次分到了房子,提出想和她换,用这四合院里的一间正屋换楼房,虽说分的房子和她隔壁人家的一间屋子都是三十多平的,但现在楼房可比平房好,人家还补了50块钱给她,才换成功的。
她家的屋子在这整个四合院里面算多的,有三间呢,虽说耳房小一些,只有不到二十个平方,但两间正屋还比较大,都有三十多平,现在基本也没什么多的家具,其实空间看着挺宽阔的。
靠近耳房的正屋推门进去是一个有些破旧了的木桌子,加上一些看上去宽细不一的板凳,蒋正英就住在这间屋子里,用木板在桌子旁隔出来了一个房间。
另一间正屋,原来住的是蒋珍英的婆婆还有儿子儿媳,隔成了两间,后来婆婆去世了,原来的房间变成了他们家的杂物间。(虽然家里也没什么多余的东西)
目前,刘桂兰和几个孩子住在一起,还没分床睡。
另外,在耳房里起了个灶,平常做饭就在那边,旁边还堆放了一些柴火还有蜂窝煤,天气好的话,就在耳房外面用煤烧炉子做饭,因为他们焦化厂,比起其他地方,这边并也不缺煤用。
这耳房前的那块空处也就他们一家和隔壁住西厢房的一家能进出,也就是两家共用的,之前住的一家和他们伙食差不多,可是那户人家后来搬走了,去年住进了一对年轻的夫妻,人家吃得好,可把蒋家几个孙子馋的哟,撒泼打滚的想吃好吃的,年纪大一点的孙子蒋跃为和蒋跃华有时候都直勾勾地盯着人家的菜,都留着口水,直接问对方要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