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又见到你了(2 / 2)
BBC曾报道,从1955年开始,E国连续六年时间选送刚刚离开校园的年轻人学习中文,然后将他们送到远东地区做间谍。
这些年轻人在经过汉语训练后,一部分被送到内地进行间谍活动,一部分被送到了香江东部小西湾的监听站。
这个监听站运行了几十年,一直到香江回归前夕的1994年才被关闭。
除了监听站,E国还在香江设立了一个巨大的间谍机构,名义上叫香江警务处“政治部”,实际上却游离于警察部门,受军情五处(MI5)派遣。
其英文名称为Special Branch,缩写为SB。
SB成立之初有大约200人,大都是从出身贫寒、但是学习很努力,考上名校,接受过完整西方精英教育的香江年轻人中挑选出来的,利用E国国籍和高薪来引诱他们为E国卖命。
一直到1993年,香江回归在即,SB才予以解散。
香江是个自由港,交通便利,出入境管理宽松,非常适合间谍出入,所以各国间谍往往都在此汇聚,交换情报、传递情报、甚至直接刺探情报。
再加上香江商业发达,每年有大量国外公司的人来往香港,也为间谍披着商人外衣从事间谍活动提供了便利。
比如台岛“国安局”就以某公司为名,在香江驻有一个七人行动小组开展活动。台岛“军情局”更是干脆一口气注册成立了20多家公司,掩护其情报机构开展工作。
有数据显示,就在香江这么小的地方,竟然有346个规模大小不同的情报机构。
规模大的如阿美莉卡国驻港澳总领事馆,E国驻香江总领事馆,小日子驻香港总领事馆,台岛省的内陆旅行社等等,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甚至逾千人(还不含本地雇佣人员),鱼龙混杂。
而且,香江有一个对间谍很友好的特点:香江没有间谍罪。
所以,其他地方不说,大陆在香江肯定是要放人的,而且这样的人需要很高的素质。
他们是内地的眼睛和耳朵,必要的时候还是手指,是信鸽。
能达到这个素质的人,现在在国内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气质和习惯问题也非常重要,毕竟一旦露馅儿,那不光自身可能惨遭不幸,还可能影响到之后组织上的计划。
所以像林绿夏这样的人才,组织上绝对不会“明珠暗投”。
向阳心里想通了这一点,对于能和林绿夏共事的时间也珍惜起来。
有个好同事不容易,有个赏心悦目还能力强的好同事,更不容易!
“回家的路上顺利吗?从哪边经转回来的?”
“很顺利,经转伊斯坦布尔,换了个身份。”
也就是说,“林律师”这个身份还能继续使用——明面上,“林律师”去了罗马尼亚;实际上,林绿夏在伊斯坦布尔,换了个身份,回到了大陆。
有很大可能,将来她还是要回到香江,继续“工作”的。
“‘香槟’开口了吗?”
“她给了我们一个线索。”
推开屋门就坐,又等了一阵,韩兵和沈老陆续到了。
沈老喝了口水,清清喉咙。
“‘香槟’给了我们一个消息,专家转经香江的情报,走的是万隆的情报,而且用的是德语。”
(PS:文中关于香港间谍等资料,全部来源于网络,其中虚实真假,请自行辨别,作者不为之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