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被当挡箭牌的知青(16)(2 / 2)
“看过麦”是真正骨肉至亲之间的互相探望。规模不像春节走亲戚那么大。与之相同的,还有“看秋后”,是在秋收之后走亲戚。
就是在这段空闲时间里,知青院迎来了大队长和村支书的拜访。
就知青们擅长的工作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并表示会酌情对知青们的工作安排进行调整,以确保大家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为农村建设做贡献。
知青们不知道大队长为什么会做出这种转变,隐隐觉得和小苗做的收割机有关,向她投来感激的目光。
他们到农村来,虽然是政策原因不得不来,但真的来了,也是希望能有所作为的,而不是一头扎进地里,做自己并不擅长的重复劳动。这种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真的会磨灭所有的激情。
现在有个机会能让大家发挥所长,那真的是太好不过了。
他们这群人,来自各种各样的工厂家属院,有做机械的,有做轴承的,有药厂、水泥厂出来的,五花八门。
大家集中到一起,还真能为农村建设做不少事。
接下来的两年,知识青年基本上脱离了种田的工作,开始做其他事情。
他们为南平生产队设计了合理的水利灌溉系统,还从县里的农机站弄回一个被淘汰了、即将被送到废品回收站的发动机,敲敲打打的给修好了。
从此,发动机一启动,就能把水从水库、水井中抽出来,通过水渠输送到田地里。
南平的这批知青还成了县里有名的“收破烂儿的”,人家淘汰的废轮胎,他们收了;人家淘汰的废链条,他们也收了。收的多了,竟然就鼓捣出两辆完整的自行车,还挺好骑的。知青院留了一辆,另一辆就送给了生产队。
他们还帮助梅山公社建了一个水泥厂,从此,架桥铺路,修水库挖沟渠,总算不用担心没有材料了。
知青们虽然叫知青,但其实学识有限,有的地方不懂,没关系,写信、打电话,找外援。再不行,还有小苗和陈知言助攻呢。
事实上,小苗也没发挥多大作用。主要是陈知言。
有时候,她都觉得,陈知言这人懂得太多了点。但是她悄悄查看了一下,又没发现什么问题。
不管了,反正把问题解决了就行。
梅山公社感激知青们的贡献,给了他们不错的待遇。他们虽然待在农村,但是和城里工人已经没什么差别了。有钱有票,生活水平噌噌上涨!
大队长走路带风,被邀请到全县各地做演讲,宣传南平生产队先进的知青管理经验,如何让知识青年更好的在农村大有作为,据说间接改善了好多知青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