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痴心小青梅想通了(21)(2 / 2)
他还补充了一些其他类型的陷阱和骗局。这都是他过去多年搜集来的故事。作为一个编辑,他们对于挖掘各种各样的故事,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的。
经过编辑的加工,这本《防骗指南》已经是一本非常正规的书了。可惜内容不符合时代主旋律,不能正式出版,只能私下印刷,私下流传。
周厂长觉得校园六傻这个称呼实在太没格调了,就把作者署名改为:受害者联盟。毕竟这本书现在只有三分之一是校园六傻的作品,剩下的三分之二得算是这位编辑同志的劳动成果。而且,改一下名字,也算是对那六个傻小子的保护。
在这本书里,出现的人名都是真的。不光向婷婷实名出现了,其他故事也都是实名制的。编辑同志表示,他选取的故事,受害人都是不反对公开的,他们也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够警醒世人。只是以前,他们没有实名制出现的机会。
至于那些害人的家伙,谁还管他们愿意不愿意呢?
周厂长看了一遍,想了想,又提笔在后面加了一个小小的后记。他们厂这几个傻小子,虽说干了点蠢事,但好在根儿没坏,还是要适当保护一下。
他在后记中写道:
人这一生,不可能不犯错,但是有些错可以犯,有些错不能犯。有些错犯了,还有弥补的机会,有些,则会成为终生的遗憾和悔恨。
在向婷婷事件中,那几个识人不清、不辨是非的男同学,赵虎、张伟、王大强、钱金宝、李红军、陈爱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迷途知返、悬崖勒马,并且在校园里开展了深刻的自我批评。希望自己的经历可以给身边的人提个醒,让大家都能够避免此类错误。不要再被人欺骗利用,更不要去伤害无辜的人。对于这样的同志,我们要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
后记写完,就进入了印刷阶段。
在杨启山的督促下,印刷厂那边的老伙计也是加班加点,这本书从编辑到印刷完成,前前后后加起来也就一个星期的时间。效率那是相当高了。
这个时候,通常一本正式出版的书也就卖几毛钱,比如1970年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定价是3毛钱一本,成本并不算高。老周印了1000本,也只花了200块。
他又通过杨社长私下里给了那位编辑100块,作为人家的辛苦费。老周是个有版权意识的人,这本书里大半内容是这位编辑的,人家的劳动值这个价。他还给助手私发了20块钱的奖金。毕竟这不是人家的本职工作。
至于杨社长那边,老朋友聚会吃个饭就行了。
编辑同志收到钱,激动坏了,不过是干了两天活,就领了三个月的工资。他目光灼灼的看着老杨,清清楚楚的表达出了一个意思,“有这好事还来找我”。
老杨拍了拍他的肩膀,脸上笑着,心里却是非常的悲凉。文化人在这个时代活得真的太艰难了。这位编辑同志,在他看来,非常有能力有才华,正常情况下,他应该拿着挺高的收入,过着体面的生活,可是现在,唉。
而且,表面上看,他就付出了两天劳动,但是采集那些故事的时间不是时间吗?把它们整理成文章的时间不是时间吗?他之所以能干的那么快,就是因为很多东西都是现成的,那都是他日积月累的结果啊。正常情况下,他写的那些故事、还有这些编辑工作,都应该按字数给钱,稿费几百块都不止。
可是现在,这些内容无法正式出版,印出来的书也不能公开出售,老周给的这100块,确实就算是高价了。
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哦!
印好之后,周厂长就给自己的朋友们都送了一本。不是他吹牛,这本书的可读性非常强。反正拿到书的小年轻们都看得津津有味。
他还给了宋煜一批,让他走他的途径也去发一发,公安嘛,指导群众预防被骗也算是本职工作。
这本书在一机厂也很快流行开来。当然了,表面上看,是从外面“引进”的,周厂长并不想让大家知道这事儿是他主导的。他的助手对他忠心耿耿,啥也不会说。他的朋友们也都心照不宣,拿到书给自己家的孩子看,口径都是:“最近新出了一本书,还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