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弘扬教化的船(1 / 2)
朱翊钧还是太年幼。
投考官所好怎么能算作弊呢?
主考官的人选公布之后,今科考生们就在琢磨张居正的喜好。
张居正搞“考成法”、“一条鞭法”,很显然是变法派的;但张居正对海瑞的做法不满意,其用人原则是“重用循吏,慎用清流”。
考试时,怎么掌握其中分寸呢?
平安琢磨:“文以载道,文章表达的是思想。我们该怎么答,才能跟考官的思想和观点一致?”
“文以载道,人应该有自己的观点,怎么能光想着讨好考官呢?”汪德渊义正词严,“反正我会按照自己的观念写文章。”
平安想了一会儿,点头说:“德渊哥哥运气好,我听你的。”
汪德渊顿时不高兴:“运气好是什么意思?难道我走到今天这一步,靠的不是实力?”
我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天知道我为了证明自己,付出多少努力。
平安连忙说:“我的意思是,德渊哥哥既有实力又有运气。”
“这还差不多。”汪德渊昂首挺胸,又想起戏曲的事。
等考完试,一定要编一出好戏,帮着海瑞打脸。
唉!
话又说回来,海瑞任应天巡抚这几年,汪家也受了一些损失。
但全国一盘棋,变法是大势所趋,不要怀疑皇帝的决心!
汪家默许汪德渊“背叛”阶层,跳到皇帝这边。希望在变法的动荡中,汪家能够尽可能保存实力。
不要像华亭徐家一样被视为大老虎,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
晏鹤年果然被定为《易经》同考官,跟汪德渊和平安的本经不同,做不了他们的房师。
汪德渊有些遗憾,假如晏珣在京城,可能会担任《礼记》一房同考官,就可以做他们的房师。
晏珣绝对认得出自己的文章啊!
只要能进士,拜珣哥为房师是汪某人的荣幸。
现在没机会了。
除了投考官的喜好,考生们还暗暗押题。
出身高的官二代,可以根据时政和考官的喜好,押考试的题目、提前精雕细琢、请名师指点。
汪德渊没有请人押题。
他对自己有一种迷之自信——李先生在另一个世界,挣钱养先帝呢!
有李先生和先帝保佑,他不中都说不过去吧?
……
朱翊钧想来想去,没有提前透露考试阅卷标准。
他是太子,必须公平公正。
退一步说,即使汪德渊不中进士,皇帝想重用也可以。
不信你看海瑞。
科举取士是大事,就连张居正都暂且放下其他公务,全力组织会试。
封闭贡院之后,主考官和各科同考官集中定考题,除五经题由该房同考官决定,其他题目都是全部考官一起提议、主副考官决定。
如果有人想买题,不仅要买通各科同考官,还要买通主考官。
有能力干这个事的,除非是皇太子或小阁老。
到这个层次的人,不必科举一样能当大官,不信你问曾经的严世蕃和徐璠。
……
会试在三月,是来往倭国贸易的重点月份。
这一次,晏珣要送一批特殊的人出海——余姚谢氏找的秀才。
浙江沿海饱受倭寇侵扰,连谢氏这样的大家族都被烧杀抢掠,其他百姓更不必说。
出海的秀才们,都对倭寇深恶痛绝,知道自己的使命是给倭奴洗脑,以倭制倭。
兄弟们!咱们必须发挥毕生所学,让倭奴跪下来喊爹!
晏珣设宴,给谢秉忠和这些秀才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