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矛盾丛生(2 / 2)
他赶紧交代郑庄头,想办法把这些难民都疏导好,免得他们在庄园闹事。
令他再加派人手,日夜守护在虚灵花种植田周围,
老郑头听了张大秋的吩咐,还想去跟夫人请示一下她的意思。
江明悦摆摆手,示意老郑头全权做主,就按照东家说的办。
江明悦刚开始的时候,还能享受些管理庄园的乐趣。
然而难民一多,各种麻烦事儿也多了起来,慢慢的她就失了兴趣,懒得管了。
她就管好这一个院子的小事儿就行了。
老郑头得了吩咐,带着人在庄园外建立了几个施粥棚,将这些难民都引到了庄园外面。
他开始在难民中,暗中挑选合适的人,收为自己的亲信。
不管是收割稻谷还是巡逻打杂,都缺听话干活的人。
不到两天时间,郑庄头就挑选出来五十个新人。
人多力量大,张庄能干活的人多了好多,这百亩稻田收割起来比往年快了不少。
一连辛苦十几日,看着粮食全部入仓,郑庄头为首的老农们心里踏实了。
然而很快的,郑庄头脸就垮了下来。
几百流民进入庄子,每天哗啦啦的,往外流出大批的稻米,郑庄头心头在滴血。
眼睁睁瞅着自己辛苦种植的稻子,便宜这些外来的流民,他心有不甘。
于是郑庄头悄悄劝说张大秋,是不是少收留些人,毕竟庄子里的人们也要吃饭。
原本这百亩稻田,要吃到明年春天的,现在肯定不够了。
现在是丰收季,那些大粮商手里肯定有不少的闲粮,即便由于战争粮价比往常高出不少,但他对钱不在乎,买来就是。
张大秋为了打消老郑头的疑虑,他随手掏出一袋金豆子,命他可劲的去城里收粮,就告诉他一句话,钱花不光别回来。
郑庄头感叹主人家的财大气粗。
他想了想,反正钱是主人的,现在宁国的军队还没有打过来,将来将来战事一起,粮食必然涨价。
这些金豆子哪怕都换成粮食也不亏。
既然如此,主人愿意收留多少人,就收留多少人。
自己一个下人,还是少说话的好。
很快张庄收留的流民数量飞速见涨,都超过了庄园里的老人们数倍之多。
一些之前隐藏的小矛盾,在不知不觉中放大,许多庄子的老人们前来找郑庄头诉苦告状。
“那些贱民,偷了我家的衣服。”
“我家晒在门前的野薯干丢了,肯定是那些人手脚不干净,偷走了。”
“庄头,晚上我都不敢睡觉了啊,总感觉窗户外有人窥视。太可怕了。”
就连郑庄头四十岁的婆姨,都来跟他哭诉,“相公,那些人太无耻了,昨日里奴家上茅厕,有个贱民居然尾随于我,偷看人家。你可要替我做主啊。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