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手记之二十七:【翼火蛇】那个灿烂的花帽(4)(2 / 2)
所以,早先的职工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就地招募的那些农工们,他们没有文化,在病房做护工、护理员,或者干脆就由福利院组织起来继续开荒拓地。小拐弯村的土地质量不是很好,经过此前十几年的种植,稍微好了一些,也能种出庄稼和蔬菜了。再经过几十年的辛勤耕作,土地也慢慢变的肥沃了,现在这里还有几十年的树木,被市政府列入古木专门计入了政府的名册。
早些年,小拐弯村的地是没有人管的,谁开出和种植的地,就归谁所有。我还记得有一个老职工说过,她刚来到这里的时候,以好大的几个地窝子为中心,方圆几百公里都没有人烟,放眼一看:哇,到处都是土地啊!反正收容对象只要管着也就可以了,那时跑了也不怎么在意。所以,单位领导大量的组织职工四处去开垦土地,成为了那早先二十多年中的主要工作。
据我看过的一份资料所记载,这里的老一辈职工们早年间开垦出来的土地,达到了五千多亩,那是很大很大的一片土地了。有一些老照片可以看到,职工们带着能出去干活的病人们在地里劳作、收获,虽然是黑白的照片,但是很能感受到在地里干活,也是一个很愉快的事情。
那时候的人们没有现在这么势利,只要能干活,那都是快乐的。
进入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末,国家开始进行了土地和房屋的登记,并核实发放土地证和房屋所有权使用证,刚刚分了家的儿童院、养老院和精神病院之间,那就开始了永远都打不完的口水官司,到现在都没怎么弄清楚,因为有了地就是有了钱啊。好在上级部门前前后后协调了有二十多年,总算是把各自的土地房屋大部分确定下来了。当时,还有这三家单位和最早来的劳改农场的纠纷,总之是闹闹哄哄的,几十年没有消停过。
估计那时的领导们都觉得,把一个收容精神病人的医院放在市区很不合适,而远离了城市喧嚣的福利院,则在小拐弯村扎下了根。
六十多年过去了,这里有了很大很快的发展,在国内也稍有名气。可是,我参加工作时就很少进城(我们这里把离开单位都叫做进城了),三十年前那个冬天,我第一次走在去单位的那条全长近两公里路上的时候,看到满树的银装素裹,把两个多小时长途汽车的疲惫,和心里的烦躁立刻忘得干干净净了。
送我来的同学,是局里的干部,他笑着说:很美吧,但是这里远离市区二十多公里,每天只有一辆三院共用的三十多座的班车,所以每周你都不可能回家一次。
我老婆比我早到半年,但是却跨了一个年度。那时的小拐弯村,还是一个相当闭塞的地方,老早以前被人们戏称为“一棵树”。那是因为,最早搬来的职工在广阔的一大片土地上,真的只看到了一颗三米多高的树,然后,四处都是戈壁和大荒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