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新军需要注入军魂(2 / 2)
李银河和石百三详细讲述了战斗过程,旗军应对的优缺点,最后由黄玉整理好总结资料,在老营归档,所有小旗要将总结传达给小旗屯军。
李银河道;“此次作战,我们齐心协力,动员七十多旗军,擒获五名悍匪,成绩斐然,这五名山匪曾是边镇老军,我们轻伤两人擒获敌人,初战确立了旗军作战必胜的信心。
我强调几个重点;第一,我们能够胜利,是情报工作和统筹安排做得好,实话说,在平原拉开架势,我们七十旗军不见得打得过这五名老军。
第二,我们能统筹安排,及时围堵敌人,是因为我们的快速运兵能力。
训练一名骑兵开销相当培养五名步兵,靡费巨大,但是,银河认为,打仗就是打银钱,我们走精兵路线,多兵种配合战术,烧钱是必须的。
不仅要发展骑兵,步兵也要掌握骑马快速机动能力,以后我们还要发展快速机动的炮兵,辎重兵。
如何提高机动速度是我们旗军追求的战术目标之一。
说一千道一万,打仗就是拼银钱物资等综合实力,我是将主,发展商贸挣钱养军是本官责任,各军官也要有为旗军划拉钱的觉悟。
第三,旗军要普及识字率,银河会编订教材,制定士兵识字率的量化考核及文化考核标准,旗军文化素质与职位和待遇挂钩。”
与会军官们沸腾了,议论纷纷,读书是奢侈的,自古至今,当兵是贱业,当兵卖命吃粮是从军的共识,粗鄙就是军兵的标签,明朝军队别说普通士兵不识字,就连参将等高级武官也是文盲率极高,且以粗鄙贪婪为傲。
李银河等大家议论声小了,继续道;“没错,银河就是要打造一支文化素质高的军队,是历史上历朝历代所没有出现的新军。
银河不是凭空臆想的,近几十年,明军练兵治军最着名的要数辽东王李成梁大帅以及戚继光大帅。
李成梁大帅靠一万精锐家丁威震辽东,李大帅截留大部分军饷,甚至勒索朝廷钱财装备家丁,李大帅与家丁共荣共损,稳定了辽东形势。但是,李大帅的家丁在朝鲜对日作战损失惨重,朝廷在辽东的形势也就岌岌可危,随着李成梁大帅故去,稳定辽东的家丁队伍星散。
李大帅的战绩已经成为传说,但是家丁制贻害无穷,家丁是军将的私军,现在,每个军将都截留大部分军饷补贴家丁,大部分国朝营军,旗军困苦不堪。军将作战依靠少量精锐家丁,造成大部分国家军队缺衣少食,战力孱弱。
养家丁作战是现在大明建军的主流,我们建军绝不采纳家丁制。
戚继光大帅是打仗天才,治军靠规范化训练以及严苛的奖惩制度,作战方式灵活,依靠百战百胜战绩打造了一支戚家军,实话说,冠以军将姓的军队没有好下场啊!一个武夫靠强横武力闻名天下,让君主和士大夫如何心安。
戚继光大帅是纯粹的军人,没有异心,晚年备受打压,穷困潦倒去世,戚家军一部被朝廷当做敌人绞杀,让人扼腕叹息。
这些就是大明近些年的强军,他们的训练和作战经验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建军思想我们无法借鉴,这些军队依旧无法克服历史上出现的军队顽疾,缺少军魂,军士依旧是卖命吃粮,以军队为升官发财的工具。
没有军魂,犹如人没有理想,也注定无法长远保持战斗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打造一支新军,必须在初创阶段注入军魂,银河认为,新军要为老营屯户而战,为易州百姓而战,为华夏民族崛起而战。
要实现理想,就要培养士兵的自主意识,经过新军训练部门培养锤炼,具有独立人格,所以增强官兵文化教育是强军的必由之路。
银河有很多改革措施,涉及军队和民事,这是一个最坏的年代,国朝内忧外患,引领大明前进的士大夫集体堕落,广大乡社被缙绅豪强把持,民不聊生,这又是一个最好的年代,思想活跃,商贸发达,皇权不下县,为我们搞事情提供广袤空间。
一口吃不成胖子,我们边练兵边总结,来日方长,下面由谢宁总旗安排人事调整任命。”
谢宁道;“银河是将主,总筹各项事务,谢宁是总旗,负责马军和情报,石百三负责步军和操练,张强负责石门驿据点。
后勤由李银河统筹,义庄由黄玉小旗负责,老营民事和安全巡护由花叔负责。
这次收获五匹战马,咱们现有七匹战马和一匹挽马。除了谢宁,百户所没有马军,银河既然追求什么快速机动,那就正式在咱们军队中增加骑兵,按照内地卫所编制,最多两成马军,银河重视,咱们的骑兵发展不受限制。
谢宁说说此战战利品分配,五匹战马归公,缴获土匪四十两白银,所里不做留存,受伤旗军每人五两,其余分给参战旗军,每人得银近四钱,算是丰厚啦,旗军初战,必须奖励。
最后,谢宁提醒一句,我们要养兵练兵,补助老营屯户,救助易州灾民,百户所的钱财物资支持不了多久,我们还要挣些快钱。”
谢宁看了眼石百三,摘下帽子道;“银河说得对,这广袤乡村朝廷掌控极弱,缙绅豪强靠关系和武力霸占乡社资源,我们要搞事情,就得和他们发生冲突,大家表个态,说说战法。”
除了石百三,大家以李银河马首是瞻,没有异议。
谢百三脸色发白,异常尴尬,打土匪没说的,抢缙绅豪强军将这不是造反吗,可入了百户所,你不支持,人家肯定把你当外人,以后被孤立了,什么时候才能偿还军士川死伤民壮的抚恤银钱呢,石百三犹豫良久,自己终究喜欢百户所生活战斗氛围,咬咬牙举手同意。
李银河点点头道;“既然大家思想统一了,那我们就抢一把,黄玉搜罗了作战区域的情报,也派人窥探两支商队,我们不想造反,我们为了崇高理想敲打土豪劣绅,练兵养家安民,此次作战务必谨慎,敌人的虚实会传达到旗军,用土匪的旗号行动,房山金刚部就不错。”
土匪乔四趴在炕上,努力忍着不抓后背,背后一阵阵瘙痒,说明受伤的后背和屁股正在结疤愈合。昨日犹如做梦,跟着四首领杀行商,结果被旗军打伤,乔四到不恨旗军,作为土匪,脑袋揣在怀里,哪天死了也是命数,昨日受伤觉得这次要死啦!天寒地冻,受了伤十有八九抗不过去,只是放不下匪寨的老娘和妹子。
乔四原是宣府夜不收,就想拼命养活家人,边军将领发放饷银要看亲疏远近,潜规则发饷银有七等,家丁拿得最多,军头还会给点地,至于老弱伤残的基本成了军营中的乞丐。想做家丁得改姓,认军头做爹或爷爷,乔四身手不错,但家里就自己一个男人,不能为口饭抛弃自己的祖宗啊!
除了家丁,其他军士养家就难了,发放饷银的官员要漂没,军头要贪污,给家丁分完就所剩无几,乔四一狠心带着老娘妹子投了土匪。
土匪的日子也清苦,营寨大都在荒山野岭,田土贫瘠,虽说只给寨主一点收成,但产出少,一年忙忙碌碌,也就混个半饱。评话里土匪大秤分金,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就是扯淡。
昨日旗军的饭真香,炖菜里有肉渣鱼糜,这个百户还真是仗义,昨日给自己换了衣裳,还用火酒擦背,疼得乔四以为旗军要虐杀自己,知道用火酒疗伤,心疼得直抽抽,火酒那得多贵啊,简直是碾碎了银钱往背上倒啊,伤倒是好得快,背上又痒痒了,命保住了,说起来欠了人家百户的情。
乔四正胡思乱想,外边响起钟声,昨日旗军说是吃饭钟声,自己现在是旗军待遇,一天三顿。
乔四肚子咕噜噜响,得赶紧打饭,这是什么旗军啊!天天操练,饭管够,边军精锐也没这待遇。
拿了桌上的碗,乔四拄着棍子蹭出屋子,自己住的据说是百户的房子,出了院门,背上一阵阵撕痛,顾不上撕裂的伤口,现在吃饭最重要。
旗军们排成纵队,安静地等着打饭。乔四望着几列队伍,不知道排在哪。一名军官走过来,收了乔四的碗,乔四尴尬地笑笑,谁都不富裕,自己还真以为一天蹭三顿,难怪人家收碗,乔四转身向屋里挪去。
花荣拿了乔四的碗,说明是病号饭,掌厨的多加了一勺肉,一竹筒小米粥,一竹筒药茶。
花荣端着饭食,追上乔四道;“乔兄弟,你在养伤,以后饭点不用出来,花荣给你送。这药茶是将主特意熬制,让旗军增加什么素,反正治夜症的,味道不错。”
现在旗军缺乏营养,普遍患有夜盲症,为了旗军以后能夜间作战,李银河让火头军煮些药茶给旗军喝,水里放些便宜的枣,果干,药材,少量茶叶等熬煮而成。
“军爷,不敢劳动你,乔四自己能取,一天三顿蹭吃蹭喝,乔四丢人啊。”
“相聚是缘,乔兄弟别客气,听说你曾是夜不收,有空给我讲讲边军训练战法吧。”
乔四满口答应。
花荣现在求知欲旺盛,那夜和黄玉听了将主的盗诗,黄玉激动得如同得了摆子病,可自己没听懂,花荣深受刺激,伺候死人的黄玉都能识文断字,自己也能,将主以后要提高旗军的文化素质,官兵不仅识文断字,还要懂兵法战略,指挥多兵种协作战斗,不学不行。
看着早饭,乔四喃喃道;“娘和妹子能吃到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