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1 / 2)
一行四人沿海而行,边走边聊,忽见近海平地上耸着一块巨石,矗立于海滩之上。
走近细看,却并非他处移来,而是天造地设的一块沧海遗珠。原来,此山岛的石脉潜行于此,忽又于滩上涌出,遂成这一小小奇观。
远远只见这巨石上刻着十几个大字,字体涂朱。
我走近一看,原来却是几句集句,凑成了一副对联,而书艺卓绝,俨然大家,细看落款,正是卢循所亲手书写。
只见上联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下联是“人之患,束带立于朝”。
陶先生看罢大笑,指着卢循说:“你卢元龙自述心志,贴切莫过此联了。”
原来上联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是孔子的原话,意思是:如果我的仁义之道没有施展的地方,我就乘着木筏子,出海远去。
而此言此语,结合此情此境,用在水贼身上,却在无比贴切之余,更是拿先圣孔夫子来开涮,显出几分黑色幽默。
下联却是分别集自两句,“人之患”,语出孟子,原句是“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意思是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对别人指指点点。
而“束带立于朝”又是来自孔子,意思是整肃衣冠,高居庙堂。
下联这两句,合起来的意思,却可以引申为:人世间的灾祸,都是出在那些高居庙堂之辈身上。
卢循闻陶先生所说,也放声大笑。老父卢嘏却长叹了一口气,说道:
“世侄啊,这真是天意!循儿年方四龄,就已开蒙,当时我们卢氏初到江东,日日窘迫,无时宽绰。
我在乞食四方之余,不敢废弃家学,亲自给他授课,不过半年时间,已经初学《论语》,再读《孟子》。
某日,又是一番劳而无功,我满怀空乏,返回家中,见日暮昏黑之下,循儿独自一人,正坐于门槛,等候我归家。
怜儿心生,一时腹酸不已,我上前去,父子并肩而坐,久久无言。
我当时心如死灰,自言自语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不料他应声答道:“人之患,束带立于朝”。
不敢说工整,但这份捷才,于四龄童而言,也真是难得。只是没想到,一语成谶,数十年后,我们父子竟真的乘桴浮于海了。
几年前初到岛上,我说起了这段往事,于是他手书成文,在此勒石为记。
我看了,却是百感交集,真不知道将来有何颜面,见列祖列宗于九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