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出山(2 / 2)
但他内心深处却完全不似表面上那般平静。
待安弘察走后,阮建安坐在那一直久久未动。
他心中积蓄已久的不祥预感最终还是成了真。
当年他从翰林院掌院学士这个位置上半隐退而下,很多人对此非常不解。
新皇继位、手下急需用人,他资历深能力强,不管怎么样也轮不到李铁来接乔相的班。
但他还是退了,不止是从朝堂退了下来,连翰林院都不愿多管。
想到这里,阮建安露出一丝苦笑,都说他急流勇退,可陛下有挽留半句吗?
陈武那般得罪他,现在不也留着重用?
占空,给谁占空?
自然是翰林院出身的陈武啊!
定山石,定定天下文人的缓兵之计罢了。
大学一年又一年的开,学子们到处落地生根,届时儒家学子们会的,他们会;儒家学子们不会的,他们也会。这天底下可还有儒家的活命之处?
可惜世人眼短,只看得见眼前的三两好处。
第三个位置被敲定后并没有多长时间,第四个人选也被定了下来。
如果说,第三个人选是改写格局、叫朝臣们意外却又连连点头的阮建安,那么这第四个人选,就是叫大臣们摆出“啊?”的一个人。
很简单,这第四人,是太女殿下本人。
???
自己指派自己吗?
朝中太多人看不清,可也是有人看得清的。
李铁在看见这个消息的第一句话,就是与陈平姚说了两个字:“稳了。”
大安自此往后的百年格局,稳了。
陈平姚被当成出头鸟多日,生怕自己被推入党争的漩涡中,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松了口气:“殿下还是很有分寸的。”
何止是有分寸,是聪明过头了。李铁都忍不住念叨两句:“到底是怎么养出来的啊?”
往年数上几代,也没见有这么聪明的脑子啊。
皇位的继承权问题,一直是皇家的首要矛盾点。
年迈无力的帝王、踌躇满志的太继承人,若是再混合上搅浑水的外戚、虎视眈眈的其他皇子、站队互斗的大臣们,简直就是一锅腊八粥。
而把继承人拉入内阁管理委员会,本质是把“半君”削弱成了“臣子”。
能与其制衡的,除了来自皇帝的一票否决权,还有其他几位委员的联合表决。
陈平姚连连点头:“确实很高明。也防止了委员间的内斗。”
离了殿下,剩余的就两两平票。而且斗什么殿下都一清二楚,还斗什么啊?真觉得不会召唤神龙啊?
“而且这份谋篇布局的立足之处,一是朝堂的稳定,二是帝王的实权。”
放在哪朝哪代都是核心问题。
这一份方案,太子是出不了的、太女也是出不了的,只有当选定方案之人真正地坐在皇位上冷眼俯瞰众生时,才敲定地下来。
“这会不会是陛下拟定的?给殿下立威用。”李铁提出了质疑,又率先否定了自己,“不是。这完全不是陛下的行事风格。”
包围、撒网、层层逼近,叫人别无他选,向来是太女殿下的拿手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