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时刻准备还人情。(2 / 2)
对于赵山河到底有多大的实力,殷正泰其实还真不知道。
在他的印象里,几百万应该是有的。
不过可别忘了,他的身后还站着郭炳昌这个大财主呢。
既然他敢趟这个浑水,自己何不顺水推舟,项目做成了肯定是自己最亮眼的业绩。
就算是没有做成,殷正泰也没有任何的损失。
就算在市府办公会上也没有自己责任,毕竟政府也没投资。
改革初期摸石头过河,最多不过试错。
“山河,说说你的想法,有什么条件你尽管开口。”
看到殷正泰已经接受自己的答谢,聪明人就不需要再啰嗦了。
赵山河首先谈到自己回去以后,会尽快拿出《项目计划书》出来,然后交给殷市长。
等到市府办公会讨论通过后,自己再去筹措资金的问题。
不过尽管不用政府的财政资金,可是银行的贷款还是需要的,必要情况下政府要给自己做担保。
赵山河想到银行贷款的事情,自己一直没想出破局之法。
现在倒是可以在吾爱市场这个项目上做文章,毕竟在这个年代,想让银行贷款政府担保是常态。
他绝不是首创者,但可以作为受益者。
至于钱到到手以后,在自己账面上放着,赵山河想怎么使用谁也管不着。
到时候自己就可以施展乾坤大挪移也好,还是凌波微步也罢。
总之保证项目如期完工就是了。
至于土地问题,现在自己能够解决待业人员的从业问题,奉天政府就是划拨块土地送给自己又能怎么样?
反正自己也没法安个轮子,把土地给推走。
“其实郭炳昌那里,如果你要是出面的话,也许他会认真考虑投资这个项目的……”
看到赵山河直接狮子大开口,又是土地又是银行贷款的,殷正泰真怀疑这家伙是有备而来。
不过想来想去这也不太可能,毕竟是自己主动开口向他问计的。
人家从头到尾,也没有毛遂自荐。
并且还是打着帮自己的旗号,说得是冠冕堂皇,让殷正泰根本就挑不出任何毛病出来。
你要说怀疑他的动机也没问题,大不了人家就不干这个项目呗。
没听说京城的电子厂迫在眉睫吗?
思来想去,殷正泰觉得还是先把这些想法形成文字,自己到时候拿到市府办公会先讨论再说。
也就是赵山河所说的那个什么《项目计划书》,其实殷正泰也没见过,毕竟这年代没这名词。
到时候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磋商呗。
既然达成共识,赵山河就告辞离去。
不过刚走到门口,就被殷正泰给叫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