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好事连连,催人奋进。(2 / 2)
“我觉得应该算是好事吧,事情是这样的……”
听到赵山河问他,丛奎就说自从知道赵山河的想法以后,没事就往国资局跑找分管副局长谈这事。
看到副局长对这事根本就不热情,丛奎没办法就直接找到国资局一把手佟海山,当面汇报情况。
看到丛奎主动上门,正在绞尽脑汁的考虑着,如何和新任市长殷正泰拉近关系的佟海山。
马上就想到这对自己绝对是个机会,于是就提出这事还是要看看市里的最终意见。
当初董瀚麟请佟海山吃饭时,丛奎和赵山河都在场,现在佟海山再次提出这事来,其实就是想通过丛奎把话传给赵山河,让赵山河出面去请殷正泰吃顿饭。
如果能够证明殷正泰和赵山河的关系匪浅,通海上干脆就可以拍板做这个顺水人情。
反正国企改制势在必行,这样既可以捞取到政绩资本,同时还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岂不是一举两得。
听到丛奎说这事,赵山河也就明白了。
于是就直接给董瀚麟打电话说,自己想要请国资局的佟海山吃顿饭,看殷市长方不方便出面。
如果殷市长没时间出面的话,就请董瀚麟帮着撺掇这个酒局,董瀚麟对赵山河的事当然没得说。
时间不长就回信息说,殷市长正好有时间,让赵山河定好具体时间和地点,到时候通知他以后。
他就和市长一起过去。
看到赵山河随便一个电话就解决这事,丛奎在旁边看得时瞠目结舌。
别说是现在位高权重的殷正泰了,就连原来在一起喝过酒的董瀚麟,尽管都在奉天,自觉不够格的丛奎,都没好意思邀请出来吃过饭。
“丛哥,下步你是怎么打算的?”
想到现在佟海山已经默认这件事,通过这个酒局应该就水到渠成,赵山河就决定和从奎谈开。
毕竟收购印刷厂要比机械厂容易的多,这件事在奉天国资局就可以完全搞定,不像机械厂还要去京城的部委批准,接着还牵连到地方政府协调。
“对印刷厂如果破产重组,我还是希望能够留在厂里,原来你不是说可以引进海德堡机器吗?”
丛奎对印刷厂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现在厂里之所以无法长足发展,最主要就是设备老化陈旧。
印刷效果和质量无法和同行相比,根本拿不到订单。
如果赵山河想要继续生产的话,倒是可以把印刷厂引进设备后,丛奎完全有信心扭亏为盈。
“既然丛哥如此有信心,设备我当然可以引进,不过需要你来立下军令状,不知道你敢不敢?”
赵山河对于印刷厂还有着更深远的考虑,现在房地产开发还不是最好时机,在原址可以先生产几年,等到房地产火热之际再搬迁到郊区去。
印刷厂这块的原址就是风水宝地,配合着旧城改造项目同步启动,肯定能让赵山河赚得盆满钵满。
赚钱……简直不要太轻松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