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夹缝求生(2 / 2)
所以只能苦哈哈地签下条约,来祈求暂时的和平,可惜祈求不一定会实在,还没安生几天呢。
他们边境又死了几个大明的士兵,朱祁钰和朱祁铭这下就直接炸了,并且跳过朝廷正式和暹罗宣战。
战争,一触即发。
暹罗国王:“……”
都是聪明人,他此刻当然猜到了大明的意图。
他有些崩溃,明明他们对大明已经够恭敬了,怎么还要打他们呢,不是说大明旁边还有个李氏王朝么。
要打,也是先打李氏才对啊。
朱瞻基:别急,先把你收拾了,咱再把建奴收拾了,接下来才是李氏,反正你们脚下的土地都是额滴。
而此时,朝堂上的官员们,也总算是明白为什么皇帝让两位王爷,带那么多护卫去封地。
这特么是去就藩的么,这明明就是去干仗的啊。
可是,这都已经打起来了,他们还能说什么?
闭嘴吧还是。
这也就只有远在草原的于谦,特意写了封信回来说了朱瞻基几句,大概的意思是暹罗于大明一向交好,实在是没有必要同人家开战。
欺凌弱小,不是君子所为,大国欺辱小国,更没有大国风范,还是要以礼服人,不能随意发起战争。
还说陛下要打仗,还是应当和朝中官员商议妥当,方才有完全之策,不应该默默行事。
不过朱瞻基也不并在意他的话,还非常有礼貌地回了句:“廷益说的是,朕知道了。”
能得他如此礼遇的大臣,此生大概也只有于谦一人了。
景舒看过以后,也是笑道:“于大人为人从来都是如此,满朝都不敢言语,也就他敢说话。”
像这种当真不怕掉脑袋的,才是名副其实的真君子呢。
西南那边儿战火连天,这边的张太后却已经没多少日子了,就连医术高明如周泽林也是摇头叹息。
“太后娘娘思虑过重,加上本身身子已然不太好,臣说句掉脑袋的话,陛下,娘娘,太后娘娘怕是,最多也就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了。”
若是有牵挂,或许还能撑段时间,可是太后娘娘明明就了无牵挂,不过早点走也是好的。
身体有疾,勉强活着,其实也并不好过。
景舒心里难过极了,她记得史书上曾经记载。
张太后临死前,还撑着最后一口气召见了三杨。
说有三件事要交代,谁知第三件事还没有说完,便咽气了,可见张太后是殚精竭虑了。
朱瞻基重生,没有改变朱棣和朱高炽的命运,是因为他们身体不好又倔,他想改也改不了。
至于朱高煦,那纯粹就是意外,也许他本来就可以长寿的。
而张太后为什么还少活两年,大概是没有想强撑的那口气,所以不但没有增加寿命反而减少了。
“别……别难过。”张太后看着儿子和儿媳流泪,想伸手给他们擦擦,却又无力地垂了下去:“时间到了,没法子的事,每个人都会有这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