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船工来了(1 / 2)
“朋友一生一起走……”
青杠山通往河源村的大道上,运粮的自行车队有序往返,嘴里还哼着赵寒教他们的流行歌曲。
河源村的粮仓建在赵寒家院子后面三里路,挨着山脚的地方。
自青杠山开始秋收以来,这里就成了最忙的地方,因为麦子产量太大,仓库经过改造,具备了烘干功能。
麦子进去后直接在里面烘干,到时候经过筛谷风车一吹,便能真正入库。
赵寒带兵成功阻击仁王和升王的联军后不久,也带队撤回了,按照之前的预定,四方联军一起从东面进攻,自然是大势所趋的。
这天,赵寒刚回到河源村,只刚到村里面,就发现村里的情况有所不同。
除了来往的自行车队,难民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令人最为可喜的是,难民中,竟然有着不小比例的男丁。
现在的河源村说起来只算一个面积大点儿的村子,但因为在周边多个村子例如田家村都建了砖窑,又承包了土地种植麦子,所以其他各村也算得上是他的势力范围所在。
之前招收的难民,除了通过工人培训的,也在各村有所分布。
有了人员流动,各个村子发展也是相当快,原本参与河源村房屋建设的工人在徐闻的批准下,很多都被各村请去设计工厂和四合院住房了。
令人可喜的是,前段时间田家村的纺线厂开业,俊生的老婆阳柳被选为技术指导,带着原本和他家一起住在山里的婶子去田家村任负责人了。
其他村见状,自然是不甘落后,都按照实际建起了名目众多的厂子。
现在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短时间内又来了这么多人,对于赵寒来说,自然是值得高兴的事。
赵寒到家只待了一会儿,便马不停蹄赶往村东口,看难民招收工作去了。
“先生,您怎么来了,听说你刚打了胜仗,回了村,怎么也不先去休息一下?”
说话的人是冉翠,就是之前柴湖县花青楼的老鸨。
自赵寒把她和楼里的姑娘救到河源村,姑娘们又通过教师考试在学堂当了老师后,她就在纺织厂里当起了普通工人。
所谓是金子总会发光,她本就有过老鸨经验,脑子灵光,做事也麻溜,渐渐的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从工人到小组长,再到线长及二期纺织厂代理负责人。
最后因为韩姬成了村里宣讲站的记者写手,冉翠就成了招收难民的负责人。
“冉姐都这么忙,我来看看,有什么能帮的上的啊。”
“先生说笑了,我在这分内之事能给大家分担一点而已,先生,徐大管也在这里,就在前边,说来也怪,这几日来的人越来越多,男丁还真是不少。”
冉翠笑着说完,随即一指,赵寒正好看见徐闻也在这里看难民情况。
“那如此,这里就交给冉姐了,我先去与老先生说点事情。”
赵寒冉姐喊得很是自然,让冉翠觉得受到了打心底的尊重,笑呵呵应答一声,便开始忙起来。
徐闻见到赵寒,也是大喜过望,连忙放下手头事,朝赵寒走过来。
“老先生不必如此激动啊,慢点儿,慢点儿,等我来就是,我过来就是。”
徐闻一把老骨头见到赵寒,似脚下生风,大步迈过来,赵寒见状,不敢大意,生怕他闪了腰别了腿的。
以现在村里的情况,徐闻要是闪火,估计村里非得乱成一团不可。
所以他抢在徐闻之前,跑上前去,扶住徐闻,也打断了徐闻正欲行礼之势。
“先生大胜而归,怎么也不叫我们去接一下啊?这村东来往人丁众多,我听说后,才赶紧过来看看,若真接纳这么多人的话,对村里来说,也还是有点压力的。”
徐闻也不是啰嗦人,见到赵寒,就直接说出了自己发现的隐患问题。
“老先生说的是,但人多就是创造力,咱不怕人多,这些人村里放不下,可以分到各个村子,再不行,也可以分配到郭阮郭大人那里去修路嘛。”
赵寒本就希望村里人多点才好,虽然再这么下去不论是住宿还是吃饭等日常都难以保障,但若能分流到其他地方,还是真行得通。
“先生,这人多起来,我总感觉心里不安定,也不知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