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2 / 2)
顿时一片安静。
······
现在,八一之所以在悠车里,是大炕上要晾被褥。
外面三九寒天的滴水成冰,洗完的衣服要是晾在外面,一会功夫就冻得硬邦邦的,好几天都不会干。因此,洗干净的被里被面都铺在东西两屋的大炕上,大炕烧的热热的,半下午就烘干了。
平时,西屋是不住人的,只放一些米面之类的,西屋炕也是偶尔烧一下,只要屋子不冻就行。现在就全都烧起来,用来烘干被里被面。
傍晚,八一才会被从悠车里抱出来,躺在了北炕上和哥哥姐姐们玩儿,南炕倒出来,老妈兰花点着灯穿针引线,把被褥在睡觉之前做出来,然后好清洗下一床,洗出来挂在屋里地上拴着的晾衣绳上控水,等到第二天上午再放在炕上烘干。
八一一直很奇怪,老妈拆洗被褥的时候,为什么被褥那么平整板正,仿佛是熨斗熨出来的那么平整,而且清洗的时候,不用肥皂或者洗衣粉就能洗得很干净。
等到来年初夏的时候她才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至于现在嘛,她是一肚子疑问,也没人问,问了也没有人回答,因为谁都听不明白她在说什么。
老妈兰花总算是忙乎完了,累得腰疼,请来了前院的李三奶给她拔火罐儿。
火罐儿是一个玻璃罐头瓶子,这还是前段时间庆连山从吉市带回来的一瓶黄桃罐头,是那种老式的小罐头瓶子装的。当时,家里的孩子们看到这瓶黄桃罐头都万分惊奇,围观讨论着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八一当然认识了,这在二十一世纪也是在网络上风靡的黄桃罐头,不过包装已经变了,都是高装玻璃瓶了。在东北过年时家家都会买上几瓶黄桃罐头吃,说是一切不好的事情都会逃开的。
可是在二十一世纪常见的水果罐头,在这时候他们还不认识呢。
八一想起自己前世四五岁的时候,经常一个人跑到供销社去,指着柜台里摆着的黄桃罐头叫道:“叔叔,给我拿一瓶黄桃罐头,等我爸爸回来付钱。”
于是,供销社里的叔叔就会给自己拿一瓶罐头,还贴心地给打开,再递给自己一个勺子,自己就坐在供销社里的长椅上,把一瓶罐头吃光了,走时还要包上一根烤麻花。
可是现在呢,几个哥哥姐姐还都没有见过黄桃罐头呢。八一满脸悲悯地看着几个哥哥姐姐,他们小时候可真是太惨了,什么都没有吃到过。想想那时候,自己害怕回到家里他们会跟自己要一口吃,便在供销社里吃完再回家,真是有点小惭愧啊。
那时候,私心里认为几个哥哥姐姐都比自己大,好东西他们都吃过了,干嘛还跟自己要啊。却原来,他们根本就很少吃过的,有些甚至都没有出现呢。
李三奶奶拔火罐儿很特别,她先拿一个小刀片儿,在要拔的地方划个小口子,放一点儿血出来,然后划着火柴,点一角纸扔进罐头瓶子里,飞快地扣在老妈的后腰上。
吓得八一飞快地捂上眼睛,她是既害怕又有点好奇,这活儿整得有点儿血腥啊,放血起到什么作用呢?
等到兰花拔完火罐儿,后腰上一排紫黑色的圆圈儿,还是突兀出来的圆,挺吓人的。
“你这是劳累过度啊,山子媳妇可要注意了,小小年纪这样可不行。”李三奶奶一口浓重的海蛎子味儿。
八一有点恍然了,难怪这村子里有许多自家实在亲戚,原来都是从辽省过来的啊。
前世时,八一十八岁去了大连才知道,原来自己的老家是辽省。庆家是在解放前从大连逃到挥发河村的,而老妈兰家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时,从辽省庄河投奔在吉市当兵的大舅而来的。
难怪当初奶奶会看上了老妈兰花,原来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
据说,老爸庆连山有个青梅竹马,不过那个青梅没有入了奶奶的眼,生生被拆散了。
八一现在很好奇,到底老爸庆连山的那个青梅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