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在天津卸货(2 / 2)
“这首歌叫《好大一棵树》,词曲作者唐华,”在一旁的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吕骥说道,“对了,张鲁好像就认识唐华。”
“是的,马院长,我在延安,还曾和唐华组成过一个小乐队呢。”民乐系主任张鲁就坐在两人旁边,补充道,“唐华也是周璇的爱人。”
“这首歌好在哪里?我想讲讲我的看法。第一,它的曲风革新了。A段在每个小节后面多设8分休止符,B段让每小节拖延一拍,这让这一首歌有点像诗朗诵,这或许叫歌曲的朗诵处理?这第二小节又做了细微的变化,这很灵活。”
马思聪,中央音乐学院的首任院长,开始慢条斯理地讲他的乐理理念和对这首歌的理解。
“第二个好的地方,歌曲风格是轻柔的,深情的,然而这实际上是一首……革命歌曲。颂歌。你们延安鲁艺写过很多的主旋律歌曲吧?要么是改编自传统曲调,要么是现代西式音乐的风格,但曲调都——我用词可能不准确啊——杀气腾腾的。对,干革命有时候是会杀气腾腾的,但是,难道音乐也只能是这一种风格吗?难道革命者每天、无时无刻,都在这种状态下生活吗?当然不是。所以,这首歌,对于你们GC党的音乐创作者来说,无论歌词还是曲调,都是需要去学习的。”
吕骥和张鲁听完马思聪的话,都点了点头。
“第二首歌《同一首歌》,也是唐华作词作曲,去年政协成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上首次演唱的。”张鲁说。
马思聪伸出手指,向周围的人做了个“安静”的手势,让大家不要打搅他听歌。
听完歌,马思聪又点点头,“真是不错。听起来也是新鲜的感觉……这两首歌,嗯,让我这个以前不怎么喜欢评论通俗音乐的人,也得品论品论了。”
“关于这首歌还有个故事呢,”吕骥补充道,“去年9月,唐华出席第一届全国政协,在正式开会之前,主席提议为开会前两天被国民党暗杀的杨杰将军默哀三分钟。于是,就在当天上午,唐华在会场里写下了这首歌的曲谱,为纪念杨杰,也为缅怀为新中国牺牲的所有烈士。”
马思聪听了吕骥补充的背景介绍,也不住地点头。
台上,周璇一曲唱完,接过鲜花,对热情洋溢的观众挥手,鞠躬致谢。今天的小演唱会,周璇是唯一前来出场的大咖,其他都是寂寂无名者。
……
“果然是金嗓子周璇周天后,现在从北红到南,北京台北香港,不管五星红旗、青天白日还是米字旗下,到处都是她的歌迷。”
“以前年轻的时候唱甜腻情歌,后来年纪大了,好多人就猜她该过气了吧,没想到重上巅峰了”
“唉,谁让她钓到个好老公呢,写的歌首首都是大火,人还是个政府大官。”
“她第二个老公比第一任厉害好多啊,估摸着也是钓鱼技能长了……”
院领导们身后的座位,传来两个女生有点酸溜溜的对话。听到这种三俗的评论,马思聪不悦地皱起眉头。
张鲁在桌面找了一下,抓起一个便签本,回头就朝两个女生丢过去。
“齐菲?于曼儿?”张鲁说,“你们两个,下课到我办公室一趟。”
……
和唐华在延安一起玩摇滚的鲁艺“F5”,不是简单的五人组合。
后来,这五个人里面出了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中央歌舞团团长、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中国歌舞剧院院长……
还得加上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吕骥。他其实是这五人的好友,要不是1945年底吕骥提前带一部分鲁艺学生去了东北,唐华在延安估摸着也能和他混在一起。
显然,在新中国的地盘上,尤其在音乐界,敢diss唐华的老婆,可能招致极其惨烈的后果呢。
……
就在周璇对观众致谢时,唐华已经悄悄站在了音乐厅的前门门口。看看台上唱歌的周璇,再看看观众席,唐华辨认出了张鲁这个老熟人。
张鲁也很快发现了唐华,高兴地挥手,又拍拍吕骥的肩膀。
“是呀,那时候说新中国成立了一定重聚,现在感觉大家聚在一起越来越难了,”唐华说,“也罢,能见到其中一个两个,也是件不容易的事了,我们待会儿找个地方聊个痛快。”
“老吕,你好,在延安的时候,张鲁好几次提起你呢。”唐华说。
“马院长你好,闻名已久,终得一见啊。”
“唐华你好,”马思聪也和唐华握手。
“来天津怎么不先来音乐学院看看我们,”张鲁笑着对唐华说,“先把周璇嫂子派过来了?其实我跟吕骥最想见到的是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