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禁止向中国出口计算机?(1 / 2)
在二战的东线战史中,哈尔科夫恐怕是知名度最高的城市。德国三次攻占哈尔科夫,第二和第三次都是德军绝地反击得手,分别诱发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1943年8月的第四战,苏联红军终于彻底将曼施坦因和他的南方集团军群赶跑了。
哈尔科夫大概可以对等为苏德战争中的四平市,不过,四次哈尔科夫战役的规模比四次四平战役大了一个数量级。
现在,唐华正从哈尔科夫火车站下车,前往苏联炮兵无线电技术学院——这所军校的旧名是苏联红军高级防空学校,而在几年之后,它会再次改名为戈沃罗夫防空军事无线电工程学院。
计划已经定好了,一个月后,一大批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防空导弹部队军官、士官就会来到这里,接受S-25防空导弹的操作培训和维护培训。短期培训班毕业之后,他们就要回去操纵S-25防空导弹系统了。
3月10日卡普斯京亚尔的新一轮导弹试射已经没什么悬念。上一轮试射,总师临时决定加节目打了个中高空靶,证明导弹的改进已经成功,3月10日的试射唐华就不想去看了。反而是无线电技术学院这边有事要做——需要编制拟定防空导弹部队的培训教程。
只是编教程也就罢了,更大的麻烦之处在于,S-25的教程要有3个语言版本:俄语、中文、朝鲜语。
“您好,格拉西莫夫中将同志。”
“您好,唐华院士。”
“俄语版教材和中文版教材的编制进行得都很顺利,”格拉西莫夫说,“但朝鲜语教材,现在没有足够的人手,编写质量也很低。”
防空导弹系统的操作人员,大致分为3个专业方向,一共需要新写6本专门教材。其中2本是唐华编写的,初始版本中文,衍生版本俄文。俄文版是唐华自己写,这基本就是原版的文字质量。另4本教材的初始版本是俄文,由驻苏联大使馆组织人员翻译,再让唐华审定,总之中俄文教材都没有问题。
现在朝鲜驻苏联的大使馆人员极其精简,没有足够的人手,只能派出1名文员去哈尔科夫。而且这名文员真的一点电子和武器知识不懂,他本来也不是理工科出身,工作效率和质量都赶不上趟。
“中将同志,我有个建议,”唐华说,“取消朝鲜语版教材。”
格拉西莫夫用手摸摸鼻子,思虑再三,说道:“朝鲜军方如果派不出足够的在苏联居住过的士兵,怎么办?”
“在苏联居住过的朝鲜人不够用了,那就挑选在中国居住过的朝鲜人,”唐华说,“懂汉语的朝鲜人,其实比懂俄语的朝鲜人多很多。”
朝鲜战争刚开打时,朝鲜人民军的军官和技术兵种大都懂俄语,这些都是老抗联和朝鲜抗日游击队的老底子,不过,在过去大半年的战斗中,这一批人已经死得差不多了。
中国东北本来就有大量朝鲜族居住,朝鲜灭国后,又有大批朝鲜人因抗日复国或者纯粹地活不下去的原因来中国避难,这些人在中国繁衍到第二代,如果识字的话,八成是识中文。
……其实,就算在朝鲜境内,从小知识分子往上,很多朝鲜家庭也是教自己的娃汉语的。
既然现在有俄语和汉语两种教材可选,那就也可以把懂汉语的朝鲜人民军官兵也抽一批过来。
炮兵无线电技术学院的西方技术资料、期刊相当丰富,这所学校其实在后来也研制过苏联早期的计算机……不过瞧瞧图书馆计算机室的那台T50,估计他们以后就只用计算机不研制了。唐华拿过几叠英国杂志随意翻了翻,当看到一篇超级无厘头的报道时,正喝到嘴里的牛奶一下子喷了出来。
《巴统通过新一批对中国贸易禁运清单,严厉程度超过苏联》
多边出口管制协调委员会,因为成立为巴黎,通常称为巴黎出口管制委员会,简称巴统。
“在对中国的禁运清单中,除对苏联禁运的一切军事装备以及可能用于军事装备的工业品、工业技术外,还额外增加了船舶类的6种商品、无缆通讯系统、设备、部件、内燃机、蒸汽轮机、高标号汽油和航空煤油……”
“对中国的计算机及电子产品禁运与苏联相同,而对苏联的该类禁运清单中,除禁止出售数字式和模拟式电子计算机外,还新增了禁止出售包含放大电路和计算电路设计的机电产品……”
不许中国和苏联买美国的计算机,可以可以,好像很稀罕他的计算机似的。
1947年肖克利的论文阐述了硅锗放大效应的量子解释,同年就试制了第一个锗晶体管,肖克利接着又设计了更便宜的硅基晶体管。但是,美国军方对晶体管兴趣不大。1951年,这个时候,肖克利正在为是继续留在贝尔实验室还是辞职出去下海办公司生产晶体管做思想斗争。美国第一次将晶体管运用到计算机上是1954年,1958年第一台全晶体管的商用电子计算机才诞生。
虽然T50问世一年多了,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能和T50过招的英美计算机呢。美国那几台几十吨的大家伙,运算能力也只有T50的几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