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坑就那么大,装不了大萝卜(2 / 2)
矿纺织厂新招进来几个不错的小姑娘,每到下班的时候,很多单身矿工都到矿纺织厂门口转悠,都觉得自己有幸能够碰到瞎眼的……
至于事业单位的杨洋也曾经考虑过,不过现在县里工资太低了,自己老爷子都干到副局长了,还拿不到自己姑父一半的工资。当年煤炭人有煤炭人的骄傲,在九十年代煤矿最红火的时候,煤矿工人的平均工资是事业单位工资的四到五倍!
“对了,这次调整就不给你安排职务了,你才刚来第一年,按规定不适合提拔,再说了新领导什么情况都还不知道,肯定不会再用老刘了,你最近也老实一点!”
正所谓一茬领导一茬办公室主任,刘绪海作为一个干了二十多年的老办公室主任,估计在整个新县都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现在老刘年纪大了,也干不动了,估计也不会再伺候新领导陪笑,肯定借着这个机会退休回家。这会退休政策执行的还不是那么标准,过六十还上班的人一大把。
“哦。”
杨洋倒是不担心职务上的事,矿上长大的孩子自然明白矿上的规矩,只要勤勤恳恳做事,到时间了必然会安排职务。
“你先熬够了年限,在新科室认认真真工作,科长教你的东西都掌握牢了,不该说的别往外说。”
张瑞为杨洋设计的单位是调度科和通风科,通风科科长还是刘峰,当年最年轻的科长,现在也变成了老帮菜。不过刘峰还有不到三年就退休了,杨洋过去需要把科长的位置空一下,不知道新矿长同不同意。
调度科科长老陈还能干四五年,退休之前让他推荐一下,杨洋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干到科长。业务科室的老科长退休之前,可以向领导推荐新科长的候选人,毕竟很多业务的东西外人不掌握。当然如果有外人想掌握,老陈估计也不会让他掌握……
单位上本来就是这样,人家前面有指点迷津的,后面有保驾护航的,想不顺利都难!那些考试进去的悲催,哪能抵得过人家几代人的经营……
“前两天我看建军科长在办公室转悠,啥事?”
张瑞突然想起前两天看到刘建军在办公室转悠,这销售科长不去倒煤了,想研究兵法?
“他问我愿不愿意去销售科?说销售科有销售提成。”
为了鼓励销售科外出找门路,销售科每销售计划外一万吨煤有一百元的提成,杨洋看着有些眼红。
“去那干嘛?除了练嘴皮子和喝酒能学到啥?前些年算是救了他!”
在张瑞给杨洋的规划中,销售科是第一个被排除的,刘建军还有一年多就退休了,杨洋去肯定干不了科长,白耽误功夫!
“在矿上不论干啥,必须掌握一门技术,你看看前两年老陈那些人为啥受到的影响最小,有本事的人到哪都不怕!办公室看着不错,论资排辈也经常排前面,但是咱们企业是以创造利润为主,没有真本事只是靠关系长久不了!”
论资排辈看似一个很蠢的方法,但在很多单位里,这是管理的金科玉律。很多科长勤勤恳恳地干了一辈子,到头来什么都是别人的,谁会没有怨气?再谈什么责任和事业心就是扯淡了!
如果一个单位领导习惯跳过勤勤恳恳干工作的人,只提拔身边人,那这个单位的风气将从最底层烂掉,衰败也成了必然!道理谁都懂,但是真正碰到萝卜提拔的时候,坑就那么大,装不了太大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