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砸三铁(2 / 2)
“你俩别瞎跑了,直接去北京吧,那边有大使馆,万一有什么不合适的还能现场补,现在通了高速公路,五六个小时就到了。”
张浩也没见过涉外婚姻需要提交材料的文件,为了稳妥起见还是让张强直接去京城登记吧!京沪高速1991年就通到了新县,从新县开车去北京,也不过五六个小时。
“那成,明天去北京,我今晚把那辆京牌的车借出来。”
协谷矿有一辆挂着北京牌照的豪车,这是方便领导上京去跑项目的,平时停在车库里轻易不让外人见到。
今天张瑞又跟平常一样到矿长屋里溜达一圈,甭管有事没事哪怕是聊两句闲天都成,感情不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出什么事了?”
张瑞见刘大海的眉头都拧成了个疙瘩,就有些好奇,以前老刘还头疼自己这伙人,现在他主动放权之后,老刘在矿上颇有些顺风顺水的架势。
“上级来了通知,要求搞活矿属企业,要求砸了铁饭碗、打破铁工资、搬走铁交椅。”
1992年初上级发了一个文件,内容就是那年轰轰烈烈开展的“砸三铁”,原本大伙以为这一年已经够惨烈了,谁知竟然只不过是以后下岗潮的预演。这个文件在刘大海手里已经被扣了好几个月,他也不想执行,不过昨天矿局召开了一个矿长大会,要求立刻开展“砸三铁”运动!
“砸了铁饭碗?什么意思?”
铁饭碗都知道什么意思,但是砸了铁饭碗这事就有些不对劲了,碗都给人家砸了,人家还怎么吃饭?
“要求对人员臃肿的企业进行下岗分流。”
这也是刘大海最头疼的,不论让谁下岗,谁还不跟他玩命!这个时代的工人本身就不好管,真逼急了什么事都能干出来。
“下岗?涉及到哪个单位?”
张瑞之前从报纸上看过这个信息,说是要把多余的工人推向社会,让他们自谋生路。刚开始他还嗤之以鼻,以为这是那些地方不负责任,将包袱甩给社会,没想到这把火这么快就烧到了协谷矿。
“矿机械厂和纺织厂。”
刘大海说出了两个让张瑞颇感意外的单位。
“矿机械厂效益还算不错,干的都是力气活,人少了干不来!矿纺织厂虽说差点,但都是大伙的家属,矿上给的那点钱也便宜不了外人!”
张瑞不明白上级领导的第一刀要挥向协谷矿的命根子,这些年协谷矿又增加了不少新的下属单位,其中有最受大伙欢迎的疗养中心,还有最近效益非常好的保温杯厂、铝制品厂。但是矿机械厂和纺织厂才是矿上最重要的下属单位,一个为矿上提供必需的设备,另一个是安置矿工家属的重要手段。对矿上来说宁可不保其他任何一个单位,也要保住这两个企业。
“我也跟上级反映了,可是上级不同意,要求必须减人增效。”
刚开始刘大海就跟其他很多矿的矿长商量,大伙联合起来一块抵制这个文件,要不然这文件早在年初就执行了。刚开始矿局领导一看大伙都不积极,也没敢强推,怎料上级领导又后续来了很多配套文件,大伙这才发现不执行是真的不行了。
“怎么减?”
张瑞也知道此时没有讨价换件的权力,只能在执行的时候想办法了。
“矿机械厂要求下岗五十人,矿纺织厂要求下岗一百人。”
“这个怎么还能给指标?这不是胡闹吗?”
张瑞听到这两个数字直接懵了,这玩意还能这样玩呢!当年很多为了工作积极而积极的地方,曾经出现过为了下岗而下岗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