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劝说(9)(1 / 2)
张小南的判决结果已经出来了,情况比林雪纯他们原本预计的结果要好很多,所以佟佩儿直接放弃了上诉。
就算结果出来了,他们寻找苦主的脚步也并没有就此止步。
佟佩儿和张放做了分工,张放带着人去找人,佟佩儿想办法从村长一家那里,把张小南生的三个孩子给要过来。
由于村长那边也需要张小南出具一份谅解书才能获得自由,他家里人对于佟佩儿的态度也缓和了不少,甚至同意只要张小南出具谅解书,就让佟佩儿把大娃和二娃都给带走。
但佟佩儿之前答应了张小南,要把三个孩子一个都不少的接到沪市去抚养,只接走两个,是肯定不行的。
但三娃是那家人亲生的骨肉,想让人家放手,当然不容易。
按照林雪纯的想法,只带走两个也可以,但是想到万一有一天张小南出来了,找不到大儿子和二儿子,专门逮着小儿子嚯嚯,那可真是贻害无穷了。
可考虑到被三娃跟他两个哥哥情况不同,毕竟是有亲生父亲在身边可以陪伴长大的。万一他的父亲真的是个尽职尽责的父亲,林雪纯觉得可以把她对以后的一些预判跟对方说一下,让他们心中有个准备。
当然,这个前提是三娃的爸爸真的是个好父亲,为了验证这一点,林雪纯早就让留在大西北帮忙找人的九龙城寨的兄弟们帮她留意附近有没有行事比较风尘的小寡妇了。
这次他们过来,就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三娃他爹已经跟隔壁县城的小寡妇好上了。为了能跟这个小寡妇多相处相处,他已经借着在隔壁县城打工的名义,很久没有回家了。
林雪纯让人通知那个小寡妇,提出可以结婚,但不给人当后妈的条件,看看三娃他爹能不能同意。
因为自己父亲不但因为张小南坐牢,还失去了村长的头衔,使得三娃他爹对张小南是一丁点儿的情分都没有了。
再加上小寡妇有了妊娠反应,他知道自己又要当爹了。
自己现在的心尖尖和心尖尖给自己生的孩子跟一个母亲有污点的孩子比起来,自然是前者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更高一些。
他不止一次的对着小寡妇表忠心,更是回家对母亲表示愿意让三个孩子都跟着佟佩儿离开。
是他母亲不同意三娃被带走,事情才僵持到现在。
这次他们带元大师过来的目的,主要是劝佟佩儿同意他们带三个孩子去港城,找到好人家收养他们。
因为时间有限,佟佩儿和张放现在在这方面的态度上应该还挺坚决,可不能把时间浪费在把孩子们带出来上。
林雪纯之所以现在跟佟佩儿谈孩子们的事情,除了张小南的事情有了结果外,还有就是她已经让人去通知隔壁县的小寡妇了。
明天她会找到戈壁滩村里去要说法,到时候他们也一起过去,当娘的都拗不过子女,只要三娃他爹态度坚决,再加上小寡妇肚子里的孩子,三娃奶奶最终一定会妥协同意,让他们把三个孩子一起带走。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林雪纯就陪着佟佩儿去了戈壁滩村里,他们过来的时候,正好遇到小寡妇逼三娃他爹做选择。
哪怕三娃他爹做了选择,三娃也一直抱着三娃不撒手。
三娃的姑姑见两边都劝不动,就搬了个凳子放到小寡妇旁边,说:“嫂子,你坐。我娘就是舍不得娃娃,你可千万别跟她生气。
这要是气坏了身子,我哥会担心不说,你也跟着难受,还容易伤了我那没出生的小侄子。
其实,嫂子,这要我说,你也是个实诚人,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 一点儿都不藏着掖着,我就喜欢跟嫂子你这样的人接触,不用费心猜,多敞亮呀。
这要是换了那些黑了心肝的女人,肯定就为了自己能有个好名声就把三娃给留下了。
反正现在我娘护娃娃护得紧,这孩子万事不用你操心,我还能给我娘帮把手。
等以后啊,我出嫁了,我娘也老了,这娃娃也就长大了。
到时候他是家里的长子,有啥好事儿都不能忘了底下的弟弟妹妹们,还得孝敬你们。
一点力气都不用出,就能白得一个壮劳力的事情,嫂子你都能为了有个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家而不要。
妹妹佩服你,你肯定是奔着跟我哥好好过日子去的。这事儿我能看明白,我娘肯定也能看明白。
毕竟这嫁出门的闺女,泼出门的水,我出嫁以后,还要靠你们给我娘养老,这点儿道理,我娘是明白的。
不管怎么说,你不嫌弃我们家,就是我哥他烧了高香,我们家祖坟上冒烟儿了。”
三娃姑姑说这话的时候,声音不小,抱着三娃不撒手的三娃奶奶听着听着,抱着三娃的力气也就越来越小,最后直接哭着把三娃放到了地上。
看着躺在地上,对着自己伸出双手的三娃,哭得不能自已。
她哪能听不明白,自己闺女的话都是说给自己听的。
是啊,她家当家的现在能不能出来,还是个未知数。
要是她一直坚持要留下三娃,张小南肯定不会给谅解书,到时候自己带着三娃在门外头那么个玩意儿的手底下讨生活,日子肯定好过不到哪里去。
但凡门口那个小寡妇是个要脸的,都不会有今天这么一出。这连脸面、名声都不要了,日后自己在她面前也摆不了婆婆的谱,拿捏不住人。
有她在的时候,三娃日子还能好过点儿。
万一她走了,当家的也还没出来,小闺女也嫁人了,那三娃可就掉狼窝里了。
这么一想,她觉得让三娃跟着佟佩儿离开也不是一件坏事。
因为佟佩儿已经答应了只要能带走三个孩子,就让张小南写谅解书,那当家的就能回来了,到时候有人给自己撑腰,她也就不用担心以后自己的日子和闺女的婚事了。
三娃奶奶在屋里面自己想开了,而被关在屋外的人,听到三娃姑姑的话后,也都是思绪万千。
那个小寡妇本来就是拿了钱按吩咐办事儿,从来就没有从长远里考虑过,听了未来小姑子的话,她突然后悔了。
但现在她还不能低头,一是村里人都知道她不想养不是自己的娃娃,突然改变主意,大家肯定都以为她会像三娃姑姑说得那么做,肯定会特别瞧不上她。
虽然她也不是特别注意名声,但多少也要为她肚子里的孩子想想。
二是现在低头了,屋里的未来婆婆还以为是自己怕了她才妥协,那以后免不了要受婆婆的磋磨。
虽然她不是忍气吞声的人,但能够借着这次机会把人给威慑住,可以省去以后的很多麻烦。
想到三娃奶奶对三娃那么重视,想来今天也不会同意把孩子送走,拖上一段时间,那边还会给自己钱,让自己来闹,再来个两回,她就表示无可奈何的妥协了。
既能多挣两次钱,还能挽回一下自己的名声,更能为自己的孩子保留一个长期免费的仆人。
这么一想,她就不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