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年少不懂事(1 / 2)
原本就枯黄脆弱的纸张,哪里能经得住那般暴日曝晒又风吹雨淋,零落四散的,粘连勾结的,已经是废了。阿七枉自叹息了一回,找了块帕子包了起来,压进了箱底,到底还是没能让它完成陈员外的期许。
于书本上,阿七还是满怀敬畏之心的,虽雷氏不是耕读传家,却也知晓“读书明理”的道理,否则雷员外也不会力挺雷四,将他供到省城。可不要小瞧那些乡野土豪,千百年来始终走在人前的,哪个没有几把刷子?
雷家弟兄包括阿七,也都是正儿八经开过蒙的,现在不兴科举了,要不然以他的性子忽略儿子的能力肖想一下三甲及第,也不是没有可能。
陈员外却很现实,一儿一女他基本没费什么心思就把他们养大了,陈花就罢了,毕竟是女儿,迟早要嫁出去,陈根身上,他也没投多少资。
陈根不想出门,陈员外就说那你在家呆着吧,陈根不想上学,陈员外就说,那你去放羊吧。换作雷员外,先一顿皮鞭炒肉,哪儿那么好说话,肯定骂一句“兔崽子还骑到你爹头上来了”。
阿七因为陈员外偏袒侄子,当时将气撒在书上,却让一本好好的书就那么毁了,之后也懊悔,不舍的,仅仅限于一本书而已。要是将它送给落兰,也许还有用武之地,阿七私心里想着,让落兰给陈平陈安两姐妹开蒙的。
落兰的几个孩子都是她自己开蒙自己教学,虽然没有上过一天学堂,连小四儿都比阿七强,什么《三字经》《百家姓》的,倒背如流。孩子交给落兰,她放心。
正想着落兰,落流风就出现了。有的时候我们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当你刚想到某事或某人时,相关者就出现了,确实非常奇妙,却又说不出缘由,似乎真的是心灵感应,怪不得有“说曹操曹操到”的话。
落流风是来请阿七去劝慰他娘落兰的,阿七听说落兰哭了,嘱咐了小槐一声就跟着落流风去了落家,印象中落兰是个极坚强的女子,能让她哭得难以抑制的必定是大事。
路上,阿七问了落流风才大体了解了原委。
原来落流衍捎来一封信,将老娘托付给了两个弟弟,自己上省城了。一听“省城”二字,阿七心里咯噔一下,雷二之死带来的后遗症还没有消除,再加上殷承明“省城不宜居”的告诫,于省城二字她已是惊弓之鸟,甫一闻声便胆颤不已。
省城那地方,无异于虎穴龙潭,落流衍好好的书不念,跑到省城干什么去啊! 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是他一个孩子能去的吗?想到其中的风险,阿七的心也揪紧了。
雷二是怎么折在省城的,始终是阿七心里的一根刺,省城于阿七而言,简直堪比阎罗殿,那里的人个个都是雷四那般没有心肝的,见钱眼开、唯利是图,那是坏蛋的聚集地,好人到了那里轻则如五姐夫,重则就是雷二。
落宅,落兰倒也并没有她儿子形容的那般,哭得不可抑制,愁容满面却是真的。
“不说得严重点,婶子也没这么快过来啊”,落流风振振有词,哥哥的信他也看了,不就是去个省城吗,有什么打紧,他长大还想去得更远呢。
这句心里话,落兰还不知道,否则可真要哭出来了。儿子们长大了,一个个像壮大了翅膀的鸟儿,海阔天空自由翱翔,哪里还记得家里的老娘,在依门眺望啊。
远处的天空乌云滚滚,很快,便黑压压地罩了满头,屋子里一下子阴暗下来,正如屋里人的心情。两个女人对着一叠信纸,面面相觑,真正的无能为力。
“他这是要闹哪样啊?书念得好好儿的,怎么说罢学就罢学了呢?什么江河破碎国弊民穷,那是他该操的心吗?连大总统都没个能为,他能干得了什么啊?”
落兰愁得不得了,孩子小的时候愁拉扯不大,她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娘拉扯几个孩子,虽说不愁吃不愁穿,可心里的压力与愁苦,绝非衣食无忧所能涵盖。顶着乡邻的鄙视,她只希望孩子们能健康长大,平平安安地走出陈家庄,读书,找个工作在外面落脚,她这一辈子就无憾了,哪怕立时死去,也不枉她抗争了这么一回。
可落流衍唱这么一出,将她的美好设想打乱了,也给几个小的作了坏榜样,真是太不省心了,有一刻,她简直后悔让他出去念书。“你看看他这是什么话?国之大母!我是小母喽?既如此,他走就是了,还写什么信啊!我眼不见心不烦,就当没生过他。”
几个孩子见她动了真气,忙你一言我一语地宽慰起来,不停地表白自己,绝不向哥哥学习,以后会长长久久地守在娘身边。
落兰作为母亲,最担心的自然是儿子,私心里她还怕儿子受他爹的蛊惑,真的又回了那个家,到时候嫡不嫡庶不庶,算怎么回事!既不愿自己的委屈白受,也不希望儿子顶着个尴尬的身份回去受气,真是又气又急。
阿七也劝慰几句,落流衍已经成年了,若不是他上学堂晚了几年,早该不毕业成家了,他这样一个人,一旦决定要做什么,谁能拦的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