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帝王心思鬼难测(2 / 2)
“这回您捅的篓子多大啊,陛下若不做些什么,难免会给那些文官落下了口实,以后还如何统御天下啊?”
“咱家是个上不得台面的,有句话说了您别不爱听。”
“这天下是谁的啊?是陛下的,是朱家的。吾皇万岁,少年登基、励精图治,俨然有了唐宗宋祖之风,此乃百世不出的圣皇啊。”
“别人咱不敢说,反正咱家生是陛下的人,死是陛下的死人,哪怕做条狗,咱家也愿意。”
“若是把主子伺候好了,将来给一些恩典下来,说不定咱家也能名留青史呢。”
张维贤擦了擦眼角的泪花,追问道:“请公公明示。”
“蠢猪。”王承恩心中暗骂,嘴上却笑着说道:“咱家听说,陛下这几天正为陕西旱灾的事儿发愁呢,您若是能帮着圣上排忧解难,岂不是大功一件嘛?”
张维贤还要再问,王承恩已经走远了。关上了府门,一家人齐聚花厅之中,不知何时,地面上的残渣已经被清理干净了。
“爹,王公公的话你听懂没?”张之极龇牙咧嘴的揉着腿肚子,问道。
“额…”
活了几十年,张维贤的眼睫毛都快空了,哪能不明白王承恩话中的含义。
眼下朝廷最缺什么?
无非两种。
钱。
粮食。
只要有了这两样东西,那大明的日子,百官的日子,皇帝的日子,可就都好过多了。
巧了。
这两样东西,英国公府都有,其名下的田产、商铺,多的张维贤自己都记不清了。
难道。
悄悄送进宫里去?
貌似不太行!
张维贤晃了晃脑袋,将这个念头甩出了脑袋。
哗啦。
哗啦。
房间很寂静。
没有人敢打扰老爷思考。
张之极有点憋不住了,插嘴道:“爹,哪有那么复杂?您给宫里传个话,知会陛下一声,然后明日早朝的时候,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就好了。”
“如此一来。”
“您的功劳可就大了。”
被插了嘴,张维贤也不恼怒,追问道:“怎么说?”
张之极一改方才浪荡的模样,正色道:
“爹。”
“咱家是世袭罔替、与国同休的超品勋贵,当知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典故。”
“儿认为。”
“钱财这个东西固然重要,但只要我家圣恩独具,那日后想要什么没有?”
“儿前些日子见老管家在外面骂人,啧啧,骂的那叫一个难听啊,您猜怎么着?”
“好家伙。”
“原来是库房里的银子发霉了,足足十几万两嘞,可把老根叔心疼坏了。”
“方才王公公话里话外,都在暗示咱家要跟陛下站到一边,这没错,张家也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锦上添花徒劳,雪中送炭才是情啊,爹。”
“与其放任银子、粮食在仓房中长毛、变质,还不如全拿出去,帮着陛下度过难关呢。”
“否则…”
“爹,惹恼了皇帝,咱家这英国公的爵位,能不能承袭下去还是个未知数嘞。”
“不会吧?咱家可是成祖爷封的,与国同休几百年了,陛下会这么狠心?”张维贤瞪大了眼睛,问道。
张之极冷笑。
“呵…”
“最是无情帝王家,当今万岁虽年幼,却是个杀伐果断的君主。”
“据儿所知,皇帝已经将魏忠贤召回来了,现在锦衣卫和东厂风头正盛呢。爹,有些东西别看的太重,否则…等到刀架到脖子上的时候,在想反悔就晚了。”
“全拿?会不会太多了些,就算加上陕西的灾情怕是也用不了那么多吧?要不…咱们拿一半?”
张维贤终归还是舍不得。
毕竟那是张家数代人积攒下来的家底,一朝献出去着实有些不甘心。
张之极摇头,斩钉截铁的说道:“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到最好,若是被他人捷足先登,我家这大明第一勋贵的位置恐怕就要拱手让人了。”
“时间不等人,您即刻命咱家在大明的商铺、粮店、绸缎庄等,将一应赈灾所需的物资运抵京城。”
“另外。”
“儿想让老歪叔跑一趟草原,到察哈尔部那边买些战马回来。”
“啊?”张维贤有点蒙,好奇的问道:“赈灾买战马干嘛?”
面前这人若不是自己亲爹,张之极早就急眼了,他只得耐着性子解释道:“您是因为什么丢的差事忘了?若是儿料想的不错,陛下现在肯定对京营极其不满了,估摸着用不了多久便会派人整顿京营诸卫。”
“大明缺什么?”
“战马呀!”
“您若是能为陛下解决这燃眉之急,功先不说,可那过可就能抵了。”
“一个世袭罔替的国公爵位,一堆使不完花不尽的破铜烂铁,您觉得哪个更划算?”
嘶…
听张之极这么一分析,张维贤也觉得有道理了,他猛地一拍大腿,喝道:“娘嘞,干了!”
话毕。
张维贤满眼放光的看着张之极,一把将其搂在了怀里,老泪纵横的道:“儿啊,你终于长大了,知道为父分忧了。”
“列祖列宗在上,都睁开眼看看吧,咱们张家,又出了麒麟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