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率教抵京遇危险(2 / 2)
“你也算是个功臣,但却是个混不吝性子,年轻人,火气不要太旺,本官身居要职,乃陛下身边之心腹,你若是识相点,规规矩矩给本官磕三个响头,若是让本官高兴了,兴许能免了你冲撞的罪过。”
“否则…”
“哼…”
“你信不信。”
“本官一句话。”
“不但能抹杀掉你和手下军士的全部功劳,还可以以意图谋反的罪名到陛下那参你一本,到那时,等待你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你!”
听到这话。
赵率教大怒,起身欲和文官理论,可他只精通行军打仗,站起身只觉得脑袋一片空白,嘴唇怯懦了半天,却半句话说不出来。
悲哀。
十足的悲哀。
明朝末年。
文官掌握了朝堂主动权,皇帝都要退避三舍,武将作为文官的一生之敌,自然各种被针对。
武将长期在边关,京中没有关系,一旦被文官集团炮轰,等待他们的…真的只有死路一条。
比如。
抗倭名将。
民族英雄。
戚继光将军。
当年。
他紧跟张居正的步伐,因此得到张居正的赏识,一路加官累至左都督,太子少保,自创鸳鸯阵法,打的倭寇嗷嗷直叫,戚家军独步天下。
可结果呢?
朝廷党争不断。
各方势力不敢搞张居正,却可以折腾张居正手下的人,戚继光就因此受到牵连。
相传。
朝廷派人到福建视察,此人官居六品,到了地方,竟要求戚继光向其行跪拜礼,戚继光乃堂堂二品武将,自然不会向一小小文官跪拜,俩人起了争执,文官一怒之下返回京师,并在万历皇帝面前搬弄唇舌,神宗大怒,质问张居正,要拿下戚继光,张居正无奈,只能私下向那文官势力和解,询问对方的诉求,结果对方说,想要和解可以,戚继光必须给文官行三拜九叩大礼。
奇耻大辱。
但。
张居正又能如何?他为首辅,执行一条鞭法,需要协调各方势力,他想保戚继光,又不想彻底得罪文官集团,只能去信,命戚继光在那文官再次出使福建时,向文官磕头赔礼。
接到书信。
戚继光心中百感交集,他与张居正关系莫逆,自然知道张居正是为了他好,可行军打仗半辈子,最后竟然被一小小文官弄的如此狼狈,他心不甘,情不愿,想要挂印而去,但报国之心未泯,想要继续统兵,唯有向那狗官磕头赔礼。
沉思多日。
戚大帅愁得头发都白了不少,写下千古名句“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后,毅然决定,为了首辅,为了能继续在军中为大明效力,为了实现他心中的夙愿,低一次头,就低一次头吧…
当做出这个决定的那一刻,我相信,戚大帅的心中肯定充满了绝望和愤恨,除了对皇帝很失望以外,也在为这个国家感到悲哀,以文御武…唉…
好在。
倭寇进犯福建,烽火遍地,那文官惧怕,因此未去收取自己的“权益”,戚大帅统兵上阵,一次又一次冲锋陷阵,在某一刻,他真的很想战死在战场上。
要问在大明,最让人意难平的事儿是什么,作者会回答,以文御武,要问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会回答,戚大帅。
赵率教从小以戚继光为榜样,参军之前,家中老人便以此事为由,劝说赵率教莫要从军,好好学习,若是两榜高中,做个吃香喝辣的文官岂不美哉?
对此。
赵率教嗤之以鼻,他觉得,文官凌辱武将的事儿只存在于传说之中,没想到,今天,就在这午门之外,他遭受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