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三斗米的反叛(1 / 2)
众所周知,虽然赵家在县城、丰乐场不起眼,但成都龙家的势力就不是何大爷、陈大爷、杨大爷敢捅的马蜂窝了,人家是正牌的老江湖!青红黑白没有不通透的,赵子儒龙家东床娇客,拿捏拿捏可以,真要与之撕破脸皮,那也是不敢想的。
刘有地认定赈灾希望渺茫,打定主意,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去赶上太平赵家的粮船,把手里的碎银子换成粮食。杨铁山、粮店掌柜都说得很清楚,不管赈灾是否真实,掏银子买粮食是改变不了的,旱情越来越严重,粮食只会越来越紧张,价格只会越来越昂贵,下手迟了,肯定两头无着落。
从水路去太平,避开了七弯八拐的古道,路程少了近一半,而粮船去太平,水枯航道窄,船行必然快不了,到了洋溪必须靠岸卸船再经人工转运。这需要时间,刘有地自信凭他的大长腿最迟黄昏就能赶上粮船,说不一定还能帮着赵家脚夫运粮去太平场,到时候套套近乎,买粮食就大有希望。
头顶的太阳泛着刺眼的光晕恣意地烘烤着河床,涪江河‘白骨’现天,热浪滚滚,像一条快要被晒死的白蛇无处躲藏地呻吟着向南爬行。这一场大旱剥光了河神娘娘神秘的伪装,造就了一条直下太和的阳光大道,沿水道走,最大的好处就是渴了有河水解渴、热了有河水褪凉。
河边两岸挑水抗旱的人多,沿江一带不时有卖糠团子的小贩叫卖。一见卖吃的,刘有地突然觉得肚子饿得慌,叫过小贩一问,团子并不贵,索性掏三个铜板买了两个。
这玩意儿吃进嘴就一个字,糙!两个字,硌牙!唯一让人接受它的理由就是能咽下去。至于为什么硌牙,糟糠团为啥不散,里面加了些什么,就没必要知道太多了。
吃饱肚子喝足水,走不过三里地,往来抗旱的水桶担子不减,正前方出现三五成群的米粮担子,远的近的,能数过来二十人,而且个个都是白米白面箩筐满满,且走得非常别扭吃力。
刘有地不禁纳闷,赵家今天卖了多少担粮食?怎么都归拢到这里来了?这些人都这么有钱吗?就算赵家的粮食便宜,没有四到五两银子怕是买不了一担细粮吧?平常人家能这么买粮食吗?再者,重担在肩最快捷省力的走法是放开步子小跑,河床路线虽直,卵石多呀,赤脚在滚烫的石头上跳来跳去容易踢脚不说,关键跑不起来。
难道是赵家粮船在什么地方卸了船?
刘有地前后望望,河面上除了卵石滩就是一汪河水,如果这些粮食来自于去太平的粮船,那河道里就应该有船才对。莫不是在粮店买了粮的赶巧了都住在下游不远的沿河一带、又赶巧走到了一起?……不对不对,寻常人家没实力这样买粮,他刘有地兜里的碎银子不少于二两,已经算有钱了,可二两银子能买多少白米?
好奇害死猫,刘有地很不服气,加快脚步跟上去,待得靠近了,偷偷拿眼一瞟!不瞟则已,一瞟赶紧转过脸去再不敢瞟第二眼!
挑担子的不熟也不陌生,全都是福成水码头梁霸王那一帮人!箩筐里的白米白面,白白生生全是上等货,除了县城赵家粮店有这样的良心粮外全县再没二家有!
福成的脚夫挑着赵家的白米,这是怎么回事?
刘有地脑子里立即出现了一组画面,梁霸王宋拐子找了一帮子臭脚夫装成可怜人,都到县城赵家粮店买粮食,买来粮食到不为人知的地方一周转,赵家的血亏粮全都进了福成的粮仓!
刘有地暗骂一声妈拉稀,终于明白为什么别的走卒买粮不挨揍唯独自己几个莫名其妙挨了揍!
福成若是如此这般操作,那么芝兰永和无疑也是这套路了。赵大少爷赔得吐血,几百里之外弄来粮食竟然……刘有地一拍大腿,粮店掌柜的聪明呀,必是看出端倪立马关门不卖了。
刘有地窝了一肚子火,拿屁股对着那帮人渣,大踏步越众而出。正走着,听得身后一声吼:“站住!”
刘有地眼皮一颤,只管走自己的路,没想到咚一声响,身上一痛,一块石头砸中屁股后落在后脚跟儿又嘚嘚嘚滚了一圈。
刘有地立定脚跟回过头,见身后的梁霸王刚好弯腰捡起第二块石头砸过来,慌忙左跳三步避开。
梁霸王伸手一指,恐吓谩骂道:“王八蛋,老子扔的石头也敢躲?把他给老子围啦!弄死他狗日的!”
前后左右的爪牙一听,纷纷担子落肩,呼啦一下围上来。
刘有地一看这架势,暗恨自己出门不看黄历,更不该不听兄长刘三爷的,活该遭遇这帮疯狗接二连三的围攻撕咬。
被自己堂口的当家人揍一顿、教训一番还不觉得怎么丢人,因为好歹是自家大爷,怎么忍让都是理所应当的。但这帮人是什么东西?是永和明里暗里、上上下下的死对头!如果被他们丢翻在这里,今后还有什么脸面在永和的码头上行走?他刘有地堂堂六尺身躯,几十岁的人了,不说别的,好歹算是永和分堂的爷吧?岂能这样被欺负了去?但是,今天自己坏规矩在先,让人抓住了把柄,如果拼死一战,虽能保全了男人气节,却不一定有地方去说理!
一想到自己刚刚出生的儿子和一窝子未成年的女儿,刘有地强忍一腔的怒气。这种情形不能逞强,兴许软一软就过去了。他丢了担子,卑微地鞠了一躬道:“粱大爷,宋大爷,哥老倌些,对不起,是我错了,我给你们赔个礼。”
梁霸王目睹刘有地面部表情几度变化,抛了石头丢了扁担,瞪大眼睛道:“老子今天就不想放过你!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