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百官的奏请(2 / 2)
竟这样葬送在小人手里,怎能让人不惋惜!
肖翰道:“世事无常,只能说人心趋利,为了一个利字,便是亲情不要了,家国也不要了,只是可惜了......”
“可惜什么?”沈钰问道。
肖翰无奈地摇头,说道:“没什么。”
正说着,小徐子向二人走来,行了个礼道:“见过肖大人,沈大人。”
“徐公公有礼。”肖翰道。
“肖大人,皇上请您去御书房说话。”小徐子笑呵呵道。
沈钰看了他一眼,道:“你去吧。”
肖翰便跟着去了御书房,元明帝还在批着折子。
“微臣参见皇上。”
元明帝抬头道:“先生来了,赐座。”
小徐子立即去搬了一个圆凳过来,请肖翰坐下。
“谢皇上。”肖翰坐下道,也没有说话,静待了片刻。
元明帝便先开口了道:“先生,刚刚朝堂上,百官都让朕严惩梅家,先生却一言不发,可是有其他想法?”
肖翰道:“启禀皇上,梅瑞河弑君,乃大逆之罪,百官们奏请极刑,合情合理。”
肖翰是后世的灵魂,自然不喜株连九族等连坐。
但任何事都要放在当时的背景下来看。
在封建王朝,宗族的力量是很强的,一个人出息了,族里很多人都会跟着受益,每个人跟族里的关联都是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
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力量,不是现代亲属淡薄,邻里不知的后世人可以理解的。
肖翰来到大庆朝二十几年,已经深有感受。
古来也不缺仁德的君主试图废除连坐制度,可到头来都失败了,可见宗族的重要性。
此等情况下,又是刺杀皇帝的大罪,他也说不出刑典太过严苛的话。
而他保持沉默,其实是因为两个人。
一个康荀。
一个梅绩。
康荀是他的总角之交,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自不必说。
梅绩虽然姓梅,但他清明豁达,在大是大非上并不含糊,又立有战功,若是因牵连被杀,实在让人惋惜!
“臣不在朝堂上进言,实是私心里有所不忍。”
“不忍?”
“臣有二不忍,一是梅绩,二是......”康荀的名字到了嘴边,肖翰却有些难以启齿。
元明帝却笑道:“二是康荀吧。”
肖翰笑道:“皇上圣明。”
“其实朕刚刚没有在朝堂上答应群臣的谏言,一是因为事情没有完全查清,朕不想一概而论,二也是因为这梅绩。”
元明帝叹了口气道:“他确实是个良将,当初平定三王之乱立有大功。”
元明帝之前因为他是梅家人,而对其心存芥蒂,但经过后来一系列事情的观察,他发觉梅绩跟梅家其他人不一样,他并不把梅家的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
这让元明帝很是欣赏,也有心想保他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