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西北蠢动(2 / 2)
自从他们离开肖翰,到杭州来投奔了刘裕昌参军,因为身手矫健,作战勇猛,很快便立下战功,梁忠源升了参军、徐有成也升了副官。
二人也很是喜欢在战场建功立业,如今有机会到新越去打倭寇的主力,自然欣喜,便结伴到总督衙门来自荐。
对于徐梁二人,刘裕昌还是很欣赏的,尤其是梁忠源,有勇有谋,是个将才。
朝廷让选人,除了副将,还有要兵的意思。
刘裕昌打算拨三千精兵,去协助作战。
他们来自荐,刘裕昌便大手一挥,将名字加进精兵名单里了,连同他那儿子,一起去了。
二人欢喜回来,众人见他们面带喜气,就知道他们报上名了,免不了羡慕,但碍于二人背后的靠山,谁也不敢说什么。
当然,也有不少人佩服他俩,有肖翰这么一个大靠山不用,还得自己到战场上去拼杀,浴血奋战地挣功劳,怎能让人不佩服呢?
出征一事,整整准备了一个多月,胡钰终于带着军队,接受了天子兵符,领兵出发了。
李如臣也欢欢喜喜随军回去了。
顺便一提,这人因为肖翰说喜欢他那送礼名单,回去立即让人送了几本册子过来。
没错,就是册子!
空白的那种!
肖翰当时都惊呆了,他有那么一刻怀疑对方是装不懂,故意的!
后来还是同他一起来的使臣知道了此事,又带着重礼上门,二人亲自来跟肖翰赔了罪,肖翰才知道,这人是真有点憨!
他也没说什么,对于这礼,他是本着不收白不收的念头,对方即使真的不送了,他也不会去搅事,他又不缺钱!
胡钰到了新越,很快便与倭寇交战了,三战三胜,开了个好头。
消息传到京城,百官都向皇帝祝贺。
然而,还没高兴两天,突然来了个噩耗。
元明帝的预料中了。
西北来了军报,说是鞑靼领了二十万大军进犯。
好在常誉对付鞑靼人有一套,没让对方长驱直入,只是面对来势汹汹的二十万骑兵,沙洲的守军还是很吃力的,不断请求朝廷派兵增援。
元明帝召朝臣问策,最终调义同的赵忠义带兵前去增援,罗川去义同暂时接替赵忠义。
有了援军,常誉的压力缓解了许多。
常誉又采取了梅绩的建议,派兵去抢劫鞑靼人的牛羊,破坏他们的补给线。
鞑靼人都懵了,从来只有他们抢大庆人的,没见过大庆人来抢他们的!
这就有点像土匪抢劫惯了百姓,忽然被官兵抢劫了的赶脚!
这操作虽然骚,但却意外好使。
因为鞑靼人是来犯,军队靠近大庆边线,后勤补给线自然拉长了,这就给了大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