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阳陵面北(2 / 2)
一听原来是为了此事烦闷,杨洛方才大笑:“我说呢,原来是为了这事,怎么?不喜欢宇文姑娘?”
“不是”杨宸如今的眼前,除了浩浩荡荡的奉安队伍,还有自己慢慢不曾见过的长安之北的粗狂景色。
“百姓家里论婚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天底下哪里有那么多顺着自己心意的事,三哥、四哥还有我,哪个是大婚之前便知来日谁做王妃的?可如今你瞧瞧,又哪一个不是活得自在快活,四哥当初可是留恋风尘女子的,大婚之后,还不是乖乖做了皇嫂的秦王殿下,就连我在平海卫可都听到了秦王殿下夜奔敦煌负高僧为皇嫂祈福的美谈,来日的事,咱们都不知会如何,若是为此自艾,可真的不像我的七弟”
杨洛这全然就是兄长为弟弟开导的模样,瞧着杨宸不语,又追问道:“你是怕负了青晓?尊卑有别,你可别妄想让她做正妃,刚刚才安稳些来,别给自己找些事来做。让宇文家的女儿做妾,老公爷和皇爷爷听说了,非得出来抽死你,哈哈哈”
杨洛用玩笑来暗暗警告了自己的弟弟,不大希望为儿女情长所累。
“哪里会想这不着边的事,老公爷找皇祖父求的婚事,别说做妾,推了这桩婚事我自己就得提剑来阳陵谢罪”
杨宸的俊朗的脸上还是瞧不出半分的神色变化,但旁人一瞧,就知道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大婚以后,等回了定南卫,找个时机,上书朝廷封个侧妃不就得了,侧妃是事,咱们还可以做主,你怕什么?”
刚刚大婚就求封侧妃显然是不行的,少不得等个一年半载,否则荒淫这个名头躲不过,对人家宇文姑娘也太过折辱,更何况藩王的嫡长子必须得是正妃所出,也是大宁又一桩暗里的规矩。
“我知道”
“那你还气干嘛?不是为了那个南诏女子吧?”杨洛故作一惊的问,楚王府里人同吴王府里人都是从宫里借调出来的,这背后里偷偷嚼主子嘴根子的话前两日不恰被陈凝儿听到,告诉了杨洛,后者只是连连摇头直言不信。
毕竟异族之女,纵然是那日朝会见到那个南诏女子如何的佳人之姿,杨洛都不信杨宸会如此荒唐对她倾心。
见杨宸不语,杨洛就火大了:“我的好七弟,不过是少年郎的一时钦慕,就像当初四哥迷恋那西市的胡姬一样,你可千万别当成了什么像话的事,现在就好好想着怎么把宇文姑娘娶回来做媳妇,来年给父皇添个皇孙,到时候求封青晓做个侧妃就完了,少想这些有的没的,若是有朝一日要你带兵出征南诏,那可是分生死的事!要杀尽人家九族的事,难道就一时手软?”
去往阳陵的路上,比起其他几个藩王的互不搭理,慎言慎行,少有言谈,杨宸和杨洛兄弟俩倒是无话不说,当然也会一字不落的传到天子那里。
不过几百里的路程,这一行人走了整整十日,直到旦月二十日方才到了广武帝首创的以山为陵而造的阳山脚下。
“朕欲用魏晋旧制,又恐百世之后,难免有荒废之忧,今着工部,在长安之北,连城内侧为朕选一千秋福地,凿山为陵,待万岁之后,以巨石铁水封之...”
这是三十年前,广武帝刚刚登基在历经乱世知道那些前朝帝王的陵寝都被军匪盗掘取财宝之后而想说的话,至此,征三万民夫、耗费三十年,集大宁工艺之最绝的阳陵开始监造。
至于为什么要把千秋福地选在了连距连城不过二百余里的阳山,广武帝倒是有一番豪言:
“朕选于此,就是要告诫朕之子孙,祖宗陵寝在此,若有南迁东渡之举,天下人人可共击之”
任性了一辈子的广武帝,知道前赵南迁,知道前奉东渡,可杨家祖宗在北宁城百年驻守国门百年未退一步的豪气自然也深深的影响了这位开国之君。
否则这史册,谁敢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仅生前要留在长安,死后都要卧在这连城内侧咫尺之遥,听听铁骑结阵,望望胡风乱卷,就替大宁,替自己的子孙守在这里。
三年前,永文帝兵败被围,连城被破在即,长安危如累卵,可没有人想过要天家东去皇朝的东都洛阳避难。
因为他的臣子知道,他的百姓知道,那位登上帝位后便少有领军,却至死都想死在马背上的皇帝,还在比他们更靠北的地方,怒目望着北面的弯弓和长刀。
“虽死不退!”
就是这虽死不退的豪气,让终杨家之百年江山,无一位帝王在兵临长安时选择离开,东去洛阳,西狩蜀地,南渡江南?
历代的选择没有任何一条是落到了杨家的头上,杨家的骨子里就只会面北,面向草原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