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有了权等于有了钱(2 / 2)
跟林海洋相处这段时间,都是人家帮他,此刻还要帮父亲递话,脸皮薄说不出口。
“最烦你这个磨叽劲儿,大老爷们能不能痛快点!”林海洋恨不得给他一脚。
“咱可先说好不准生气,后面的话都是我爸的意思,与我无关。”钟向南叹了口气,“我爸的想法是,你能不能跟刘传雄说一说,适当在唐安市投点资,弥补一下唐安市的损失,我爸那边面子上也过得去,他现在压力挺大的。”
林海洋很想笑。
既然压力大那就别端架子,学人家邹大通屈尊降贵主动面谈,什么都好说,自己很愿意卖正厅级干部的面子。
当然了,指望钟岳民主动过来是不可能的,级别差太多了,能让他儿子过来递话已然很不容易。
一时间林海洋没说话,笑呵呵的看着钟向南,直到把他看毛了。
“海洋,你看我干嘛?我就是传个话,你同不同意对我来说无所谓。”钟向南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
林海洋笑的很古怪,“我好像是西风市的干部吧,怎么说也得为西风市考虑。唐安市副市长隔空递话就要拿走投资,上面领导怪罪下来,让我扛雷合适吗?”
其实林海洋想说,让我帮唐安市拉投资不得给点好处吗?没好处谁叛变啊!
这话不能说,就看钟向南能不能反应过来。不过看他木讷的样子,够呛。
钟向南确实没听懂画外音,只是一味的表明态度,他是他,他爹是他爹,不影响跟林海洋的交情。
事情谈完了,钟向南带着尴尬走了。
既然提到水泥厂的事情了,林海洋肯定要问清楚,一个电话打给吕江。
吕江显得很兴奋,把自己的规划一说,林海洋恍然大悟。
凡登水泥厂有一千多名员工,如果只是迁址可以全部带走,水泥厂本来就提供食宿,去哪里打工都一样,但是吕江决心上几条先进的生产线,未来的水泥厂只需要200名员工足矣,剩下那些一律辞退。
如果仅仅是这样,不足以让钟岳民闹心,问题出在即将被辞退的员工身上。
凡登水泥厂的前身是唐安国营水泥厂,吕江盘下厂子也接手了那些濒临下岗的职工。他们一听说老板要跑了,即将再次面临下岗,组织了不少人到处告状,凡登水泥厂已经停工了。
“老吕,你的操作我不干涉,就问一个问题,水泥厂停工了,你就不在乎这些损失?”
“林主任,你有所不知。”吕江很是无所谓,“地皮不是我的,当初签的租赁合同,厂里那些设备也是原来剩下的,我只投入了很少一部分钱就把厂子盘活了。说实在的,不是水泥不好卖,是那帮管理者无能,一天天的只想着自己的腰包,没人真心为厂子业绩考虑。虽然现在停工会损失一部分利润,但做生意要看的长远,新厂子最多4个月就能建好,马家的工期足够我赚三年的,这笔帐很好算。那些人愿意闹就让他们闹,咱按劳动法办事,该给的遣散费一分不少,我已经很够意思了。”
站在吕江的角度,这么做没有半点瑕疵。但那帮国营职工不这么想,从原来的国营厂转到私营厂,工龄没有了,突然间下岗肯定不服气,矛头只能对准市政府。
林海洋的父母就是下岗职工,很清楚那种心态。
国家的饭碗端的太久了,一时半会儿没有勇气面对社会。
正准备挂电话,吕江突然放出大瓜,“林主任,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和夏新民谈好了,新的水泥厂我们共同投资,虽然他的规模比较小,但绝不会让他吃亏。他出多少钱,我再送他多少股份,以后我跟夏新民一起打拼水泥市场。”
林海洋突然皱起眉头,这么大的事情夏新民竟然没告诉自己,有点过分了吧?
吕江的操作不难理解,又是拉合伙,又是送股份,无非向林海洋示好,尽最大可能多拿马家的订单。即便人家配送股份给夏新民,以吕江的实力依然是控股大股东,夏新民根本没有话语权。
夏新民一向抠抠搜搜,竟然甘愿放弃对公司的掌控,让人搞不懂。
这边放下电话,扭头打给夏新民。
“海洋,你别误会。”夏新民知道林海洋肯定生气,一点不着急,“我的水泥厂依然存在,不会并入凡登水泥厂。合伙投资的钱用的是你给的那300万,现在我的资金缓过来了,但我知道你肯定不愿意收这个钱,所以就自作主张以我的名义投到吕江那里,未来的收益都是你的。不过你放心,谁都不知道这件事,如果我出卖你,天打五雷轰。不用你收拾我,我家晓雅第一个饶不了我。”
这话一说,林海洋没了脾气。
说白了,还是手里的权力闹的,根本不需要说话,钱就像长了眼睛一样靠过来。
“老夏,你的心意我领了,先不说钱的事。一旦吕江的新厂建成,你的水泥厂根本存活不了,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我早就想好其他门路了。”夏新民嘿嘿一笑,“吕江想通过我利用你,我也想利用一下他。凡登水泥是咱们省的驰名商标,以后我的厂专门给凡登做贴牌,旁边安康市的销售权都在我手上。我已经在想办法打通安康市的销路,跟吕江各干各的。”
“行吧,既然你都想好了,我无话可说。但钱和股份我不要,你要实在想做点什么,就给陶水村老少爷们办点实事吧。老关那边后续发展的产业链很长,你帮着陶水村把养殖屠宰和冷库产业弄起来。”
“我都听你的。”夏新民答应的很痛快。
放下电话,林海洋郁闷的揉着太阳穴。
帮着吕江拿订单没啥大不了的,给谁都是给,但这个人心思太重了,不像夏新民这么知根知底,以后还是少接触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