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杜飞鸣再次陷入困局(2 / 2)
药品最终的流通环节,无外乎医院和药店,谁都不愿意采购,市医药公司只能等着破产。
......
林海洋一边等着姚广义的答复,一边等着邱玉英送车过来。
那天发生了那么的刺激的事情,邱玉英彻底拜服了,原本还想签个合同,想想还是算了吧,签合同显得不信任。
林海洋也不怕她卷款跑路,就算跑到国外去都能想办法把她抓回来,马家的钱不是那么好吞的。
这两边暂时没动静,邹大通那边传来消息。
为了留住马家的投资,强行上会更改地皮使用性质,白思言肯定赞成,决议顺利通过,很快就引起了恒泰地产的反弹。
商业用地变工业用地说改就改,政府的信用何在?
尤其是已经卖出去不少房子,已经交钱的顾客不敢找政府麻烦,只能把火气撒在恒泰地产头上。
售楼部被砸了,工地停工了,拿不到钱的农民工也把矛头指向恒泰地产。
邹大通现在压力倍增,省里有人开始歪嘴了。
“海洋,能做的我都做了,现在省里对我意见很大,你说该怎么办?”
这才哪儿到哪儿,恒泰地产还没投降呢。
“我的邹大书记,有意见不代表要把你换掉。开弓没有回头箭,正好借机会好好查查恒泰地产,我就不信地产公司的屁股那么干净,没有问题也得查出问题。”
邹大通听到这话都快哭了。
之所以信任林海洋,有一个重要原因,一直猜测林海洋能跟邵家搭上线。
眼下真的要出事了,林海洋这种说法无法让人信服。
“海洋,我就不跟你兜圈子了。恒泰地产在建的这个楼盘,手续合法建筑合规,如果非要找麻烦只能拿吕江原来的水泥厂说事。问题是,上次报上去了,到现在没有结果,如果再拿这个说事,省里面会怎么看我?揪着一件事不放,这叫蹬鼻子上脸。”
林海洋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更知道之所以没处理恒泰地产,很可能是邵家和荣家达成了其他协议,放任不管而已。
眼下邹大通这么为难,该让马康宁出面了。
“这样吧,我试着跟马康宁说说,看他什么想法?如果可能的话,让他去见一见杜主任。不过只能你去引荐,杜主任不一定看得起我的面子。”
邹大通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叹了口气,“我现在真就没办法去见杜飞鸣,他自己都没站稳脚跟,这种事怎么可能出头?海洋,还是你出面吧,杜飞鸣肯定愿意见马康宁。”
“你和老杜发生过什么事情吗?”林海洋有些诧异。
“我和他肯定没事,问题出在他自己身上。”邹大通很是无奈,“算了,你早晚会知道,说说也无妨。不就是向仁刚的事情嘛,李天华拿这件事大做文章,搞的杜飞鸣很被动。”
“不会吧?”林海洋大吃一惊,“你说的具体点!”
“我只是听说。”邹大通顿了一下,“李天华好像要搞个什么盾构机项目,提前放风想探探省里的态度。交通厅是他娘家肯大力支持,商务厅跟他关系好也表态支持,但是科技厅觉得这种项目不应该放在地级市,应该由科技厅主导,刘副省长已经直接表态了。”
“这些我能理解,跟老杜有什么关系?”
“还不是因为杜浩宇以前的破事,有人把事情捅到省里去了,杜飞鸣当然知道不可能是李天华干的,但这个节骨眼上没办法表态支持,要不然人家会以为杜飞鸣和李天华达成了某种默契,范省长那边会有想法的,你懂我的意思吧?”
懂!太懂了!
换成其他时候,盾构机项目逐级上报就行了,杜飞鸣只需顺势签个同意,把决定权扔给省里,让李天华自己去疏通门路。
眼下有人点燃了火药桶,明显不希望这件事达成,一旦杜飞鸣同意,别人会说他有把柄在李天华手里,以后只能当傀儡。
既然事情被人捅破了,李天华也没法视而不见,只能把问题公之于众,杜飞鸣就显得更为被动。
这也能解释通为什么李天华准备强行上马项目,因为省里很可能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海洋,如果这时候马康宁去找杜飞鸣,一旦他答应其他投资,我的难题解了,杜飞鸣的困局也解了,马家也会因此受益,三赢的局面,你好好想想。”
“我知道了,马上给马康宁打电话,只要他同意,我立刻给老杜去电话,剩下的问题我就管不了了。”
放下电话,先跟马康宁通个气,那边早就摩拳擦掌准备去省里见领导了。
杜飞鸣有个私人手机号,知道的人不多,林海洋是其中之一。
拨通电话之后,林海洋把事情一说,杜飞鸣大喜过望,马上表态,让林海洋跟着一起过来。
放下电话,杜飞鸣暗自感慨,林海洋真是他的福将,正愁在范省长那边找不到回旋余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