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整顿吏治出奇招(2 / 2)
除了大小朝会、军队巡视、外出视察的时候外,
基本上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与李伟形影不离。
第三招,
坚决取缔官场陋习,任用廉吏干才。
在此之前,大明的官场有一个不成文的陋习规定:
那便是大小官员上任之前,要向上司送礼金,以取得上司的特别照顾。
所以李伟决定要整顿吏治,自然而然的就要革除此类不正之风,
为此李伟特意颁布法令,禁止任何官员在上任前,
向上级官吏送礼品,一经发现,一律严惩不贷。
除了革除官场弊政,
李伟还必须任用一批廉吏干才支撑大明江山。
为了挑选合适的廉吏干才,
李伟修改了之前的用人标准,
以“忠诚”“公正”“才能”这三个尺度作为选官用人的标准。
因此李伟要求官吏必须对李伟和国家忠诚,
李伟成立了官员进修学院,
文官要学习李伟的治国思想;
武将要学习李伟的治军思想;
除了思想学习外,官员必须全面增强各方面本领,
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不能做“两面人”,
要以公平、公正、公开的精神处理行政事务,
做到德才兼备,办事高效,清正廉洁。
另外,
温体仁和施凤来这样的官员要有,
廉洁奉公的官员也不可或缺,
这两方势力天生就是仇敌,
如此一来,朝中有两股势力,自然有弊有利。
好处是大臣们相互斗争自然就减少了有人能把持朝政的可能性,
另外,大臣们无法团结一致对付李伟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坏处是两方办事的时候容易相互掣肘,
降低政府办事效率。
不过这都难不倒李伟,
解决这件事的关键就是,抓大放小。
关乎国家命运和生死存亡的事情,李伟便不会让温体仁和施凤来这样的大臣插手。
比如,军队、刑部和吏部这样重要的部门。
第四招,
反腐钦差大臣巡视组,
朝中派下来的钦差大臣队伍,先是分别入驻了几个经济大省,
逐步完成对全国的反腐巡查工作,
李伟创新性的提出了“即时候补”政策,
“即时候补”中的“即时”很好理解,就是立即、立刻的意思,
“候补”指的其实就是没有被授予实际职务,只能在吏部等候任职的新官员。
因为每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会源源不断地为朝廷产生有资格当官的候补官员,
但是朝廷中具体的官职始终有限,
因此也就导致了很多候补官员没有实际的官职,
所以就有了“候补”这一规定。
为了严治贪腐,李伟会下派钦差大臣到地方去查账,
而组成钦差巡视组的最佳人选,可不就是这些候补官员们,
当然这些候补官员,也会根据能力大小被分成不同级别,
在巡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官员贪污,钦差巡视组便可以将犯罪的官员就地免职,
于此同时,直接可以从钦差巡视组中挑一个和这个犯罪的官员同一级别的候补官员,
让其补上这个官职,而后立即便可以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