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当面挖墙角(1 / 2)
李靖管辖下的12路路主,最让他担心的就是这个陈平安。
而12个路主中,最让他放心的也是陈平安。
不过他之所以能执掌陈塘关,也有陈平安的大半功劳。
或许可以说,没有陈平安,就没有陈塘关总兵李靖。
说到这个陈平安,就不得不说他的另一个名字---爱民如子陈不怂。
这个名字,是有故事的,还是天下皆知的那种。
事情发生在十一年前,那个时候,陈塘关的总兵还不是李靖。
十一年前,在人皇位置上坐着的也不是殷子受,而是他老爹帝乙。
帝乙在位30年,驾崩之后,由太师闻仲宣读遗诏,殷子受这才上位,时间恰好就卡在这一年。
话说,那次帝乙命令天下八百诸侯进朝歌汇报工作,陈平安也在其中。
当帝乙提及要追加陈塘关赋税的时候,作为总兵的陈平安不惧人皇威严,据理力争,甚至和帝乙在朝堂之上针锋相对。
一副谁怂谁孙子的态度。
人家好歹是个人皇,说个政策,你不同意就好好说话嘛。
说着说着,怎么还红脸了?
红脸就算了,都骂人了还!
要说,也是帝乙人老了,性格脾气都收敛了很多,没多往心里去,但臣子冒犯人皇圣面,不给点惩罚是过不去的。
于是,陈平安的总兵帽子被撸了,成为了路主,并且永世不得晋升。
路主只比总兵小一级,升不了官对陈平安来说这都不是事。
只要辖下百姓不会被赋税压死,能够安居乐业,这就是陈平安最大的追求。
这个时代,也是有民贵君轻的思想概念的,不要误会,这里的民贵普遍指的是人口对于统治君主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财产,治下拥有越多的人口,就表明君主越富裕。
但陈平安思维方式和别人不同,他认为民贵君轻的意思就是人民至上,当官的统治阶级应该努力为了民生发展而努力,不能去剥削民众的利益。
正是因为他这种不符合主流的思想,在管理乙路的十年间,乙路的常驻人口从19万上升到了29万。
整个陈塘关上升的总人口也就才26万,他这一路就占了10万,在这个时代生产队的驴都不一定敢这么生!
一般情况下,人口是呈几何增长的,但包括粮食等一系列生存所必要的资源仅是呈指数上升。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必要的生存资源,人口过度增加反而会导致人口极速减少(例如矛盾、饥馑、疫病等各方面因素导致)。
这从另一个方面表示,他这个爱民如子的陈不怂不光有政治理念,实践操作方面更是没的说,不然也不会只是被撸一级这么简单了。
自陈平安当官以来,在他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不说,起码是吃穿不愁,幸福感和归属感也要比别的地方居民强烈许多。
在持续扩大生产之后,人口也就自然地噌噌噌往上飙。
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风调雨顺的基础上的。
种田的,都是要看天吃饭,没办法的。
今年陈塘关全境都闹了洪灾,乙路也不例外,收成减少了四成,因为洪涝而导致半年辛苦劳作却颗粒无收的百姓不在少数。
恰逢又遭遇百年一遇的极端寒冷,这个冬天的难过程度可想而知。
这可急坏了陈平安,这些天,他一直忙上忙下,就是在调动人员,积极开展开仓赈灾事宜,能救一个就一个。
然而,即便如此,每天还是会有很多人夜里死去,这些人基本上都是白天只能喝一点粥,抗不过夜晚的寒冷而去世的。
今天,情况更严重了,就在他家不远处,一个六口之家一夜之间冻死了四个,只剩下两个五六岁的孩子,他帮忙料理后事之后,正在苦恼这两个孩子该怎么办。
这个关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他作为路主,一天也只能吃一顿干米饭,普通百姓就更不用说了,谁家能有这个条件收养这两个孩子呢?
这时候,下属着急忙乎的跑过来,说总兵府急需召见。
陈平安赶紧安排手下把两个孩子往自家带过去,然后只身赶往办公大厅,李靖以前还是他的部下,所以,对方做事,他还是放心的。
他以为,李靖这个时候召见各路路主,肯定是有大事,说不定就是有了解决百姓过冬事宜。
正因为是这样想的,所以他才舍得开启传影阵。
谁知,开启传影阵之后,他才知道,原来这都是太子殿下的意思,李靖全程只是听令照做。
而太子殿下张口就来,要保证陈塘关每一个百姓不因为这个冬天饿死!
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张口就来,不明盘中餐粒粒得来皆是苦的道理。
可惜他这边不能单独切断传影阵,白白耗损了3颗灵石,这30万刀币够多少百姓一年花销,估摸着14岁小儿也不能懂!
民生多艰且苦;
皇室戏多且作。
气得陈平安对着空气就是一顿臭骂,他连先帝都敢当面开骂,更何况是区区未上位的东宫太子?
他听到了殷郊说等会会去各路送达物资,所以,他骂了一会就打算坐下来休息一下,养精蓄锐,等会殷郊到了之后还得当着面骂一顿才解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