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太古之约(一)(2 / 2)
“这般小小年纪,已身为人父,可贺。”
“我们人生不过百年,不似您与天地齐寿。”
“非也,这世上没有永不灭去的生命,亿万光景,终是竟时。一生亦不在长短,而在是否无憾、无愧、无悔天地之间。吾虽生于太古,却只觉恍惚、倥偬,不知一生何求,何故长存于世。”
少年眉间轻皱:“黑龙、太古,您是烛龙之子,太古龙皇?”
“小子竟也听闻吾之名号?”
“略有耳闻。”
“说来一听。”
“龙族为父子独传,无母辈,万千子孙里才有一位龙女。烛龙生有九子,囚牛、睚眦、朝风、蒲牢、狴犴、狻猊、貔貅、螭吻、饕餮,幼子因肤貌不甚讨喜,获名‘饕餮’二字,当三界秩序稳固,八位兄长位居天界,镇守先天八卦,奉为龙尊,龙族日益壮大,九州五岳,四海三山,所有神龙皆是八龙尊之后,然而第九子,却辗转流落世间,后世称其为太古龙皇。”
“之后呢?”
“只知这些,后事怕为曲解、讹传,使您不悦。”
神龙接道:“龙生九子,一为饕餮,此咒永不可解。龙一胎九子,幼子必为青黑巨龙,因族中壮大,黑龙亦遍布世间,他们与吾一般受不公相待,唯有在吾之羽鳞下方得一片安宁,吾虽无后,也对他们视如己出。直到一朝,烛龙欲正血脉,灭去天地间除吾外所有黑龙,吾为子孙后世与之反目,相峙数百年。巫族一战后,祝融与共工相斗,令不周山天柱崩塌,吾率所有黑龙,受命永镇不周山,助水火二神看守天柱,方才得解。”
少年无语凝噎,眼中满含怨怼。
“小子,为何不忿?”
“此事不公。”
“你敢质疑他创世古神,万龙之祖?”
“错便是错,莫说龙族,世间万物无谁不是平等。”
“曾几何时,吾亦这般妄想。你不过十岁有余,愿你走完尘世一生,仍能道出此番话语。”
“但愿,不过另有一事,此生永不会变。”
“何事?”
“人间有诸位石像以作祥物、图腾,在晚辈看来,您这般样貌威严、肃穆,胜过几位兄长千百倍。”
神龙沉寂许久,始终无法按捺心底之绪,仰望夜空,对月狂啸一阵,埋首道:“吾舍龙鳞一片,能听这番恭维,倒也值得。”
“此乃肺腑之言。”
“小子唤作何名?”
“晚辈不是已然说过?”
“尔等凡人,于吾渺若蝼蚁,须臾之间便已忘却。”
“伊祁尧,我会让您记住的。”
“如何让吾谨记,说来听听。”
“上古一战了却数百年,可依旧见众生疾苦,衣食不周,我虽年纪尚小,但有心一统九州大地,阻绝狼烟战火,让人族乃至众生远离困境,长此安居。”
“狂妄小子,空口大话,一统九州,乃是你高祖黄帝亦未做到之事。”
“将来的事,谁又能预料?”
话语间,神龙紧闭双目,眉宇中流出不吉征兆,一股热流自全身散发而出,少年问道:“您究竟怎么了,方才便见这伤势不浅,似乎与火有关,还会令神智冲动。”
“此事,却不能提起。”
少年不再追问,可见他愈发严重,听闻大喝一声:“尧,速速离去,吾受烈火焚心之苦,时而清醒,时而癫狂,一旦盛怒,恐怕毁去一切。”
“不,我不能离开。”
“快去救你妻儿,再不走,只怕会遭牵连,亦或是,烧成灰烬。”
然而少年自始至终未曾挪动一步,目光坚定地回答:“今晚我若离去,即使救回他们也无颜相对,不知如何教他们立于世间!”
黑龙燃起炽烈火焰,胜过皎洁的月光,染红整片仙境,山崖下水流渐显干涸,草木亦近在咫尺,刹那间,火海笼罩住所有一切,离此地毁去,仿佛不过转瞬。
可另一边,少年双手结印,阴阳二极渐渐浮出,五彩光芒围之旋转,光芒普泽神龙的整个身躯。
观望幻境的雨蝶,不觉想起在昆仑修行时,师父玄华道长所说,这世间最高的回护之术,并非针灸、气血、脉络,而是以阴阳五行之力灌注全身。只是却并非谁都能驱使,所谓医者仁心,大多拘泥于同族之间,唯有心怀天地万物者,才能催动阴阳五行的气息,便如此时。
源源不断的灵气溢出,不仅使神龙恢复平静,也泽被了飞瀑乱石、花叶草木,此地一切开始有了生命的迹象,火光熄灭,山巅又重归安宁,少年关怀道:“怎样,有无大碍?”
“五气真言,能施展此术者,莫非当真是天命之人?”
“我并不信什么天命,我命由我,不在天地。”
“勿要狂妄,你是否能一统九州,往后自有定论。至于今晚,多谢相助。”
“是我该谢你才对,”少年紧紧手握一枚龙鳞,如对至宝,“其实,我不知还能做些什么以示回报。”
“吾乃太古神明,需你一介凡人报答?此事不必多提。”
月又近了一分,像是已到最近之时,月光照耀着山巅一人一龙,这一幕分外难忘,少年转身仰视,只觉大开眼界,欣然说着:“今晚不虚此行,竟能瞧见这一片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