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太古之约(二)(2 / 2)
“帝君,末将已将修蛇驱赶至西北蛮荒一带,然这厮曾为娲皇坐骑,难以伏诛。”
“只要它不再祸乱九州,便足够了。”
“帝君……”
“还有何事?”
“末将归来时途经昆仑,想起您先前所托,便登上山顶拜见西王母,请教龙女一事。”
“如何!”尧随即端坐,抖擞精神,静而听候。
“惭愧,末将位卑,不能得见西王母,只见到玄女、瑶姬、岚音一众弟子。几位神女亦未作答复,请末将速速离去,并转告您,望您好生为君,思虑人族,勿插手仙神之事。”
尧面容呆滞,女子劝说道:“大羿将军所言有理,帝君虽为九五之尊,武术道法世间无人可及,但与诸天神魔仍相去甚远,还望守此一方,以家国为重。”
大羿道:“帝君,这其间恐牵扯良多,我们还是别再追问。”
尧一声长叹,茫然自语:“吾友,再见之时,如何与你答复?”
时光荏苒,不知过去多少春秋冬夏,古朴的屋舍变为亭台高楼,是夜,满月当空,一位白玉华服的老者月下独立,于最高处远望九州夜景。老者轻抚长须,面露微笑,须发已然花白,但脸廓仍可辨认,双目神采迥然,丝毫不像一位垂暮者。
悄然间,一位意气风发的中年男子登上高台,行至身后一丈有余,作揖礼拜:“帝君。”
老者道:“余已让位,重华不必多礼。”
“晚生心中,您永远是九州共主,不曾改变。”
“重华过谦了,余无事走动,听得坊间传言,舜帝治世有方,乃君臣之范。”
“谬赞,三皇五帝在上,又有您一统九州,开万世山河,晚生不过借树乘荫罢了。帝君,伏羲使臣已再三催促,言您……您人寿将至,请尽快去往天界,挑选神职。”
“不必,余心已定,将前往三皇殿外,看守几位巫族神上。”
“这,实无用武之地。”
“重华,这三界中自有三界法度,非人间之道,可依样效仿。”
“如此,也不该挑这份苦差,神殿远离三界,百年如一日,唯有寂寥而已。九黎凶神一旦逃离三神器中,即使您能保全性命,也逃不过罪责。”
“此乃余之心愿,亦是对故友承诺。”
重华怒目远望,眼中满含热泪:“我们人族不逊于天地间任何生命,更有智慧、情感,怎奈寿数如此短暂,数百年前,黄帝曾拜访崆峒山,问道广成子,可纵使如他,也未能遂愿在人间久留。”
老者微微摇头,重华问道:“帝君何故否?”
“当年之事,广成子仙人早已托梦相述,高祖并非未曾寻得长生之法,只觉如此长生,无甚大意。”
“果真有长生之法?如此,近年人间兴起许多修仙门第,不妨请其指点一二。”
“重华,曾经一位故友对余所说,世间没有永不灭去的生命,一生,亦不在长短。”
“请教帝君,人活于世,又图何为?”
“便如此刻,平生一百一十余载,临到终时,遥望这九州中土,俯仰之间,无憾、无愧、无悔于天地,除去……余曾答应故友,七十年后,与之翱翔九天、跨越星河,共此一景。”
“晚生亦有耳闻,可百年已过,不见那通天彻地的神龙飞来帝都,恐怕您一片赤诚,早被遗忘。”
“不会,时至今日,余仍记得他的眼瞳,或许有所变故,有所非愿,罢了,余尚有事相托。”
“洗耳恭听。”
“重华,宏图大业,非一朝一夕能成,人比之天地,渺若蜉蝣,寻仙问道多活数载,只怕徒增倥偬。”
重华有如醍醐灌顶,幡然点头:“我已明帝君教诲,也知该当如何,此番话语必永世不忘,倘若千万载后,人族依旧兴然于大地之上,彼时仍知你我之名,当无憾一生。”
“这却不敢奢求,千年万载,沧海桑田,山河不复,彼时之人,又怎记得今晚月下这一老一少?”
天将醒未醒,月色沉沦,恍如月下之人也走到最后。
“重华,余先行一步,若有幸,三皇殿外云台之上,再俯瞰这辽辽中土,一切便交付于你。”
“帝君!”
“愿人族星火不灭,生衍不息,九州帝君如你我世世相让,代代传承。前路漫漫,天长地久,重华好自珍重。”
雨蝶缓开眼,众人围上前来,大祭司问道:“姑娘醒了?看到哪些人事,说来听听。”
“我、我或许言辞有限,不知该怎样告诉你们,就算千言万语,恐怕也无法说清。”
“莫心急,说些大略便可。”
东海之中这片荒芜岛屿,听闻所述,众人站在祭坛上面面相觑,连桀骜不逊的三殿下有苏木也已沉寂,举手投足间满是敬仰,喃喃说着:“伊祁尧,上古时代第一位统领九州的人族帝王。”
有苏瞳道:“他的事迹,史中记载已不必赘述,我最在意的,是他开创禅让之举,帝位传贤明不传至亲,让位于舜。”
有苏虹道:“可惜未能沿传,而今还成了谋朝篡位的最好借口。”
有苏轩道:“我等也乃一方王室,数千年过去,提起尧,此番心怀仍让后世众生无颜相对,不敢抬头。”
洛轻雪道:“可这一切,与云遥有何关系?他是唐尧轮回中的一世?”
大祭司道:“帝尧应仍镇守于三皇殿外,不在轮回之中。”
剑心道:“月之痕、太古之约,原来是他们,神龙为何不赴七十年之期,就此杳无音讯?”
大祭司道:“更多之事,吾亦不知晓,只待你们前去追寻,但能否寻得,也尚未可知。诸位若已备好,吾便以越行之术,将你们送回昆仑。”
几位青丘王室退出祭坛之外,大祭司施展法阵,一行人身处其中,随着光芒消逝,渐渐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