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剑湖山庄(1 / 2)
剑师却之不恭,欣然应允。
安九黎跟着李剑山一同来到山下,行程一事,李剑山想着跟安九黎好好商量商量,趁着这个功夫,二人一起来到巫咸街一家酒楼。
这家酒楼临湖而建,安九黎特意打开了窗户,望着外面道路旁杨柳依依,湖水碧绿,别有一番滋味。
这一年多时间,安九黎闲暇和韩楚和一众朝云峰弟子谈诗论道,沾染了一些文墨气,看见这样的暖春艳阳天,就想吟诗一首,安九黎想了想道:
“长安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李剑山低头扒拉着盘子里的菜,心里盘算着怎么去北齐,忽然听到安九黎来着这么一句,便问道:
“什么意思?怎么跟翰林院那一帮书呆子一样,动不动就喜欢在墙上乱涂乱画,我觉得这个习惯很不好。”
想起自己在朝为官的父亲安知礼,当年也是因为墙壁题诗才得以名扬天下,便表示对安九黎这种说辞不敢苟同,首先他是一介炼气士,严格意义上不算儒生,又哪里能懂“意境”二字。
安九黎曾翻看修炼一类的书籍,偶尔读到一本余丘槽的诗集,他对诗的阐释让安九黎耳目一新,他提出了一个观点,诗与文的区别,说诗以格律为体,以辞为骨,兼以意境抒怀。关于“意境”二字,他又阐释了其中的意思,因为写的内容繁多,安九黎没有看完,他大概知道,“意境”的意思,其实就是用感性的目光打量这个世界,所形成的个性化境界。
所谓剑意,想来应该也是个性化的一种艺术。
“李冬官,说说看,什么是剑意?”
李剑山愣了一下,说道:
“剑意?好吧!”李剑山搁下筷子,“所谓剑意,说白了就是对剑道的领悟境界。”
安九黎一听,微微一笑,心想,还真是这么回事,每个人的剑道都不一样,这要看修士的悟性和天资,光是努力还不够。
安九黎接着又说道:
“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心中之剑便是剑意。懂了没有?”
说着安九黎猝不及防一甩袖子,远处柜台上的花瓶一下子破碎摔到了地上。
“你真是造孽啊,李剑山,你带钱了吗你,随便就打碎人家东西。”安九黎道。
李剑山一脸无所谓,说道:
“这个就是——”
安九黎抡起筷子,扫荡盘子里的菜。不屑道:
“我知道这个就是剑意。”
“不,这个是剑气。”
接着李剑山一抬手,一根筷子飞向空中,如一把剑比划着巫山二十三式。
“你在巫山,这剑法你应该学过吧,这个就叫剑意。”李剑山一边接住筷子,一边说道。
安九黎大感惊讶,赞叹道:
“牛逼!”
“这些都是最基础的东西,领悟剑意你还早着呢,你学的那些不过都是些生搬硬套的招式,真正的剑道,没有招式可言,有些人藏剑数十载,只拔剑一次,只出一招,便已是剑道至强者,而有些人练剑数十载,却没有一招一式能拿的出手,这就是剑道领悟上的差距。”
安九黎听得一愣一愣的,赞叹道:
“果然是大师,说话自带逼格。”安九黎道。
“那你说的那个,什么藏剑数十载,只拔剑一次的人该不会就是你自己吧?”
“非也非也,一位剑道前辈,我自叹不如。”李剑山道。
“嘿——这天下,在剑道修行上,还会有人让你觉得自叹不如?”安九黎不禁心生疑问。
“俗话说的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不过就是个化玄境的剑修。比起真正的仙人还差的远呢!”
“你不就是活仙人,陆地神仙,还不过就是个化玄境剑修,你让我这个周天境的小修士情何以堪?”
“只要勤加修炼,会有长进的,不可能一直在周天境不挪窝,是吧?”
“我谢谢你!”
两人相谈甚欢,此时,忽然听到楼下传来争吵之声,安九黎走向门口,打算关上门。不经意扫了一眼楼下,发现是有两伙人发生了争执,此时互不相让,剑拔弩张。
其中一伙人引起了安九黎的注意,他们的穿着,似乎是萧山弟子,那另一方应该是?
安九黎见他们同样也身着道服,想来也是这附近的练气士。安九黎走下楼来,问那萧山炼气士道:
“怎么回事?”
带头一个萧山弟子道:
“他们仗着人多打伤了我们萧山弟子,非凡不道歉,还想着要去萧山踢馆。说我们萧山是三流门派,没资格待在巫咸街。”
安九黎听了,一阵头大。
“唉~不对,你是谁?你不会跟他们一伙的吧?”
安九黎连忙解释道:
“不要误会,我跟他们不是一伙的,我叫安九黎,跟你们萧掌门是朋友。”
那弟子经过短暂的沉思,说道:
“安九黎?不认识。我奉劝你不要多管闲事。闪到一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