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瀛莫之望(2 / 2)
这步子迈得也太大了些,按照后晋的情况,别说想要收复幽燕荡平塞北了,就是前面想要夺取瀛州莫州,且让瓦桥关以南变成安定之地,就是一个艰难的任务。
是的,后晋的情况。想要北上,影响最大的还是后晋自身——天灾不断,四处饥荒,又有官员搜刮百姓,这样的国力,怎么可能能够支撑得起后晋大规模作战,还是北上远离本土的战争?
当年汉武帝出征匈奴,还是想尽办法维持国内正常生产、使劲从各处获取军需粮草呢。而即便那样,等到晚期,汉朝的经济情况也已经不容乐观,开始转向休养生息,减少大规模主动作战。
而后晋……单单国土面积,就决定了石重贵能够发动战争的上限和频率,更别说还有天灾人祸,又刚刚连续两年作战,如今已经是第三年。
李世民看着石重贵这次的将领任命,下了一个判断:“这个杜重威,很可能最后选择了投降……还是在耶律德光攻下后晋之前。”他说的比较委婉,意思很明显,杜重威不仅会在后晋灭亡前投降,还很可能就此掀开了后晋灭亡的序幕。
长孙无忌看得眼角直抽抽:“这个石重贵还当真把禁军都派出去了大半?!”之前的各个太宗的战役,可没哪个把禁军都派出去的——历史上,那些失去禁军、中央空虚的皇帝,大部分是什么样的下场,还表现得不够清楚吗?
不说别的,大唐后来中央和地方失衡,就是一个活生生、距离后晋时间还很近的例子啊!那还是大唐中央尚有军力存在的情况。
“所以,杜重威一投降,后晋中央的军力基本就损耗殆尽了。”李世民也不能理解这种行为,但这也是他判断杜重威投降拉开了后晋灭亡的序幕的原因之一。
【杜重威抵达瀛州城下,而作为诱饵的瀛州,此时也开始对后晋兵马收网。】
【杜重威带兵三十万抵达时,瀛州城门打开,安安静静,无人把守,杜重威等人见状,生怕有异,不敢进入。】
【这时,一个消息传来:这里的契丹将领高模翰已经带兵潜出。瀛州城暂时不敢进去,这个兵力弱小、又无支援的契丹军队怎么可能放过?】
【于是,杜重威派遣了贝州节度使梁汉璋带领两千骑兵前去追击。】
【而事实上,高模翰正是耶律德光让瀛州刺史刘延祚行使这一诈降计策的前提。高模翰麾下士卒确实不多,但他并非一个平庸之辈。在这几次与后晋的交战中,高模翰“拔赤城,破德、贝诸寨;略地盐山,破饶安” 还曾“兼总左右铁鹞子军,下关南城邑数十”。】
【耶律德光又对他信任有加,“朕自起兵,百余战,卿功第一,虽古名将无以加。” “此国之勇将,朕统一天下,斯人之力也。”】
【此时,知道杜重威带兵抵达后,高模翰并不慌张,反而对左右说了这么一句话:“军法在正不在多。以多陵少,不义必败。其晋之谓乎!”】
【且不论正义的问题,只说这次交锋,高模翰确实展示了人数多未必能够获胜的道理。清晨,他率领麾下三百人和梁汉璋交战,直接杀掉了梁汉璋,导致剩下的后晋士卒四处溃散。】
【而杜重威得知梁汉璋战死后,丝毫没有坚持作战的打算,而是直接收军撤退,就此退到了武强(河北武强县)。】
【退至武强后,杜重威才知道耶律德光已经率军南下,于是干脆连武强都不想呆了,其他地方也不打算去了,而是想要直接沿着直线,从冀州、贝州一路南退。】
镇州就是恒州
汉朝,元狩四年。
霍去病对于高模翰的那句话非常赞同,也很有心得:“没错,军法在正不在多,若是其他地方都错了,人数再多也没什么用。”
他带兵奔袭匈奴,哪一次是靠人数取胜的?而哪一次没有给匈奴带来大规模的杀伤?
不要说神迹中高模翰这样的小规模战斗,大规模战役中以少胜多的同样不在少数。
春秋战国,吴起的阴晋之战,白起的伊阙之战,田单的即墨之战,廉颇的鄗代之战……哪一个获胜者,都不是在人数上占据优势的,但通过各种方式,却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刘彻听着霍去病讲自己的作战心得,等他讲完后,突然道:“是有人阻止了杜重威,还是有人已经倒向了契丹?”见霍去病一瞬间有些茫然,他接着说:“杜重威想要南退,那若是最终他投降了契丹……以他南退的速度,契丹能够在他退回邺都甚至京城之前追上他吗?”
而且,退的太远太猛,石重贵还是很可能会反应过来,让杜重威重整军队,再布置各地,那么契丹和后晋很容易就会再次回到前两次的拉锯模式——但辽太宗这一次达成所愿,所以杜重威应当没有真的撤退太远。
霍去病顿时反应过来:“契丹现在主力在镇州附近,想要尽快断绝杜重威带领的军队的战斗可能,那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主动向镇州靠拢。”
但还是那句话,杜重威怎么可能有胆量主动向契丹军队所在靠拢?只能是有人推动。而这个人,投向契丹的可能性相当之大。
【而这个打算还没有施行,就被阻止了:当时身在镇州和定州来往的张彦泽引兵前去和杜重威送信,跟他讲契丹是可以战胜的、描述了契丹此时的情势,于是杜重威听从了张彦泽的建议,带着大军掉头向西赶赴镇州,而张彦泽及其兵马就充当了前锋。】
【十一月二十七,杜重威带兵来到了滹沱河的中渡桥,后晋军在中渡桥以南,与契丹隔河相对。】
【契丹此时情况其实并不是完全占优的,因为滹沱河以北的恒州并没有被契丹攻占,仍旧由后晋所有,因此,杜重威是否会和恒州守军一起前后夹击,就是关键
——对于是否要就此北还以免遭受危险,耶律德光等人还曾经考虑过;直到探知到后晋扎营、打算长久停驻,才没有就此北上。】
契丹,天显二年。
述律平感叹:“所以后晋并不是没有机会……”不能获取瀛莫,但也有机会避免这一次直接灭国。
当然,她的感叹绝非为后晋如何,相反,后晋有着这样的机会还没能把握,不正说明气数已尽?
耶律阿保机也道:“敌人犯的错,越多越好啊。”固然最根本的还需要自身强大,但若是敌人多多犯错,那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
————
关于张彦泽有倒向契丹从而诱导杜重威前往镇州(恒州),是在《旧五代史后晋列传十三》中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