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追三百余里不及(2 / 2)
“这么看,这张俊在明州确实功劳不小,给赵构争取到的时间太关键了。”赵光义点点头,算是认可了张俊在明州守城的功劳。
之所以到现在才算是认可,那是因为前面张俊虽然在第一次与金军的交锋之中获得了胜利,但赵光义觉得那属实不能算做大胜,斩杀千人而已,这个数字放在大规模交锋中很多吗?不多。
若是只论这场明州之战,这样的战果压根不能算作是什么风光大胜,也不能被特特拉出来当做是大宋的正面记录,况且最后明州还是丢了。
但是如果不只是去看这一场战争的战场上的情况,而是和赵构南逃的进程相联系起来,那么张俊的贡献就不能算小——虽然赵构是十二月二十六离开昌国县南下、金军是十二月二十九才到了明州城下,这时候看起来似乎是差了不少距离。
但是若是明州没有守住,而是像定海县一样当天进攻当天就被攻克,金军再快一点、同样拿下了定海,那么就相当于第二天金军就冲到了昌国县……
要是昌国县也被一天之内拿下,那金军立刻就能知道赵构已经南下台州。
而赵构在海上的速度可未必有这么快,正月初一还因为风浪而不能前行、原地停留了一天呢。
不过,说句实话,赵光义在看到金军继续向着昌国县进攻的时候,还是松了一口气的——金军的情报不准确一点,大宋的机会就多一点,昌国县起码也能够拖延金军一天。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隐秘的心理也在暗暗作祟:之前一直显示金人的情报多么准确,速度多么快,现在看来一样有问题嘛,我大宋天子都已经南下多日了,金人还一点消息没有,这难道不能算作是我大宋的情报保密工作做的好的表现?
【而这一回带水军乘船到达昌国县的,正是斜卯阿里和乌延蒲卢浑。】
【二人先是打算从昌国县追击赵构,但却未能成功,又方从被俘虏的明州守臣赵伯谔的口中得到一个算是最新的消息:赵构早已离开了昌国县,乘船南下前往温州台州一带了,随后还有可能要从温州前往福州(福建福州)。】
【听到这个消息的斜卯阿里和乌延蒲卢浑心情如何无需多言,完颜宗弼的心情也不需要加以赘述。】
【总之,随后斜卯阿里和乌延蒲卢浑就改变了方向,带着水军乘坐舟船开始南下,试图有那么一分运气能够追上赵构。】
【但显然,在这方面,鸿运当头的还得是赵构。】
【斜卯阿里和乌延蒲卢浑奋力追逐,“行海追三百余里,不及”。没办法,实在是追不上赵构,而金朝水军又遭遇到了枢密院提领海船张公裕的攻击,被大型舰船击散,眼瞅着也就是要退避的样子。】
【于是,在追击了三百余里后,斜卯阿里和乌延蒲卢浑选择撤退。】
金朝,天会六年。
完颜晟坐不住了,当下站起身来,咬牙切齿:“情报,情报!大金的情报系统必须进一步完善才行!”之前明明都还好好的,怎么到了这样的关键时刻,最是需要最新最准确情报的时候,这情报就开始出岔子?
明明就差那么一两步而已了!
大金的铁骑急行追击、攻城拔寨的速度那么快,和赵构南下的日子就差一点点,只要中途保持住速度,那么就能够追上赵构——可偏偏因为情报错误,他们的勇士和将领们就是没有做出最合适的决定。
宋国的情报漏洞之前不是挺大的来着?怎么这一次就没有准确的消息被透露出来呢?
“今日之后,务必在宋国多多发展一些和大金有关系的人,不愿意直接倒向我大金也无妨,只要他们能够在关键时候松一松手、透露透露口风,对我大金而言就足够了。”完颜晟向在场的女真贵族宣布,“左右宋国之中可是不乏一些不愿意与我大金为敌之人,也有不少只想着实现自己‘抱负’而不是很在意宋国的人,当然,更有那些喜好财物享受的人。”
女真贵族们纷纷点头,神迹中说斜卯阿里和乌延蒲卢浑、以及完颜宗弼的心情他们完全能够理解,因为这就是他们自己听到这样的消息的心情啊!
为了不真的在日后体会到这种心情,宋国内部的关系网必须要发展得更好。
宋朝,太平兴国年间。
赵光义看着赵构成功逃过一劫,心情非常愉悦。
“追三百余里,不及,”他笑容满面地念着这句话,颇有些志得意满的感觉,“这不正是说明天命在我大宋,上天护佑大宋么!”
就算有什么人将赵构逃亡的这几次与神迹中那个搞雍熙北伐结果坐驴车逃亡的他对比,赵光义暂时也不会太计较。他的心态已经变得非常良好——能够逃亡成功,还是让金军这样的敌人都追击不及,难道不是大宋国祚不绝的反映?
正因为大宋的气数还没有到尽头,赵构才能这样恰到好处地逃走,金人也才连赵构已经南下的消息都不知道。
这样的想法让赵光义一时间胸中郁气尽散,转而还有几分扬眉吐气的意思。
当然,若是认真的讲,赵光义自己的那个驴车事件还是不能提及的,他怎么可能不计较?
————
————
虽然没有写,但是在被作为宋金战场以及周边地带的宋朝百姓是相当惨的。
一方面,金军的军纪……
且不说军纪了,就是金朝将领本身基本上就是默许抢掠放火的,甚至搞出了屠城;
另一方面,宋朝军队自己嘛……
在金军没有打到江南的时候,一部分宋军自己就已经开始先抢掠江南百姓,官兵盗贼一体,此外还有官吏的剥削也加重;还有一些民间的造反、军中的反叛等等。
总之最惨的就是普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