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彩蛋·大元日常13(1 / 2)
【妥懽帖睦尔的大展宏图,属于是展开了一半,然后就飞快结束了。】
【他的大展宏图,就是在至正这个年号初期。至正这个年号,作为妥懽帖睦尔为自己亲政而精心挑选出的年号,一直使用到了元朝灭亡后的两年,也就是至正三十年。】
【而关于大展宏图的至正初期,大致也就是从至正元年到至正九年,共九年的时间。再往长里算一算的话,最多也不过是到至正十余年,不超过十五年。】
【而妥懽帖睦尔的大展宏图,可以被称作是“至正新政”,同时,还可以被称为“脱脱更化”。没错,妥懽帖睦尔的宏图展望,和与他一同扳倒伯颜的脱脱紧密相连。】
金朝,天会年间。
完颜晟对于元朝的国运、国祚顿生无语,觉得难以评价:“所以,这个蒙古元朝,整体算下来,就是开头和结尾两个皇帝在位时间极长,然后中间的一群都不停地死了又死?”
虽然死了又死这话有点刻薄,但是完颜晟觉得自己的形容非常之精准。中间的那些个皇帝,甚至包括元世祖忽必烈之后的铁穆耳,也能算进这一行列中去——虽然铁穆耳总共在位差不多十三四年,算不上是在位太短的皇帝,更是要比元朝中间的那一溜在位时间长了不知道多少;但是,和开头的元世祖忽必烈、末尾的元惠宗妥懽帖睦尔比起来,还是相当之短。
那么,这么算下来,这些个元朝皇帝,可不就是把时间全给了开头和结尾,而中间唯一的任务就是换皇帝么!
完颜晟对于这种独特的情况也算是见得很少,他觉得自己实在解释不了元朝的这国祚走向……难道,元朝的国运有什么问题?孛儿只斤家里,出了什么岔子?
不过,这个脱脱,是神迹前面那些语录彩蛋中的那个“脱脱”吗?
元朝,至元年间。
金朝的皇帝们想着的事情,忽必烈当然也在思考。
自从知道大元的皇帝换得如此之频繁的时候,他就觉得百思不得其解——不说像是朕一样活得长长久久,就是正常情况下的皇帝寿命,也不当如此啊!
在看到每一次皇位更迭的情况前,他还在想,莫非是大元传承自蒙古的风俗,让皇室近枝等人直接抢夺皇位,才导致这几任皇帝在位时间短暂,频繁更替吗?
但看到了这些个更替情况后,才发现,好像不能这么算。中间的这些个皇帝,大多都是病逝,仅有极个别的是被人刺杀,一个硕德八剌,一个和世?。剩余的皇帝们,病逝、驾崩,总不能都是被人阴谋谋害了吧?
如果当真是都是被人阴谋谋害,那其中说明的问题也足以震动大元的江山。
但,既然理论上不能都是死于非命,那……同样不是很能让忽必烈接受。如果这些皇帝们都并非被害而死,那岂不是说明大元的皇帝们全部存在一些问题?也或者,天命早已不再眷顾、甚至厌弃了大元?
——皇帝们不全是长在京城,其中不乏有镇守草原、带兵作战之人。他们蒙古儿郎向来强壮,寿命怎会如此短暂?就是那汉人的天子,也不乏一些纵使病弱但还能在位十余年的。
正当脑中一团乱麻的时候,忽必烈听见了神迹所说的,关于妥懽帖睦尔的宏图大业的具体时间。
至正三十年,这个在位时间够长;但是大力施展、试图实现宏图伟业的,不过九年!……勉力扩展,也不过不到十五年……
这个时间,是不是有点短了?忽必烈再次确定了,妥懽帖睦尔没什么意义,最大的作用,大约还是他的寿命够长,能够坐住皇位,让大元不至于再次进入频繁更换期。
亲政三十年,然后有心气有心力去进行改革实施新政的时间,连一半甚至三分之一都没有……这叫有什么大志?有什么追求、野望?
就是年少时的学习,都不止需要十余年!不论是他们蒙古人,还是汉人、色目人。
忽必烈承认,自己到了后面的时间段,确实对于推行改革汉化的态度有所转变,但是他这也是事出有因,到底他还是蒙古的大汗,且推行改革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办成的;再者,他现如今的年龄也委实不小了——纵使皇帝都不愿意面对这个问题,但是忽必烈也必须承认,这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可妥懽帖睦尔呢?
十二三岁登基,前面都是大臣控制朝堂,而等到他扫除障碍、得以亲政时,他是什么岁数?元统三年,至元六年,至元元年还同时是元统三年,加起来,到了至正元年,妥懽帖睦尔也就是二十一二岁,正值精力充沛、富有锐气的时候。
这样的年龄,身为皇帝,身为在大元已经出现重重漏洞时候的皇帝,不正是应该做出一番功业?
但是他却在至元九年的时候就基本宣告结束了——至元九年,妥懽帖睦尔也就是三十岁,同样还处于壮年时期,不仅精力尚可,还比二十岁时多出了经验……这不正是施行伟业的好时候吗!
啊,他的这什么至正新政还能叫做脱脱更化……难道说,搞什么宏图伟业的,不是他,而是脱脱?
【此次新政,在前四年,也就是从至正元年到四年,主要由脱脱主持。】
【在此期间,脱脱恢复了被伯颜废除的科举,昭雪诸王冤狱,颁行《农桑辑要》,整饬吏治,蠲免赋税,开放马禁,削减盐额,征召隐逸之才,进行太庙四时祭、亲郊祭天、行亲耕礼等;
此外,还编修辽、宋、金三史——没错,直到这时候,元朝才开始正式官方编撰前朝史书。】
【至正四年,脱脱因为身体多病,且有术士说他年月不利、流年不吉,向妥懽帖睦尔请辞,连续上表十七次后,请辞成功。】
【因此,至正五年到至正九年,就是由妥懽帖睦尔亲自把控新政施行和走向,颁行《至正条格》;定下荐举守令法,以打击元朝的腐败情况;派遣二十四名官员巡视宣抚全国各地,监察地方官员……】
【但是,元朝末年的一个基本情况,就是腐败四处泛滥,没有足够深刻和有效的措施是没有用的。因此,妥懽帖睦尔这些举措的成效不大,二十四名宣抚官员也大多同流合污。】
【且,导致元朝动乱的一大原因,在于地方土地兼并问题。这个问题,妥懽帖睦尔和脱脱也并未触及——当然,这也不是他们的错,在封建王朝时期,大部分王朝的末年动乱都与此有关,而能够触及且敢于触及的朝代,并不多;触及之后,能够起到效果的,则更少。】
【说回来至正新政,先前至正四年,术士对脱脱声称他流年不利——这在事后看来,也不是什么无的放矢之言。只不过,这个流年不利的范围,不仅是脱脱本人,同样还是整个元朝。】
【自至正四年以后,就进入了灾害多发期,尤以中原腹地、河南行省最为严重。灾害的表现,包括黄河决口、饥荒频仍、瘟疫爆发,后果便是百姓大量死亡和流动,就连大都外都出现了 “呼号丐乞,僵仆不起者相枕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