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棋眼何在(2 / 2)
“不敢说办法,只是这几月在乡县历练,确有些相似境遇,可供两位大人参详一二。”
“吾等春闱考生,发配地方,以为历练,这是朝廷公文所示。”
“遂至地方时,颇遭冷遇。”
“就好似过路财神一般,知晓吾等待不长,故而只是将我等架起来,不巴结,却也不得罪。”
“除却朝廷发派之事,县令会指派衙役辅佐下官办差。”
“其他一干为民之谋,无论下官如何苦口婆心。”
“县令一干当作没有听见。”
“或顾左右而言他,或哄弄推诿。”
“只待时间一到,我等“功成身退”后,一切如故。”
说着方孝儒面上浮现起几分苦闷。
看得出来。
这事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挫败。
虽说都是题外话,李景隆和李祺却听得认真。
这可是他们眼下即将遭遇的境况,多一分了解,就多一分破局的思路。
“经此一事,下官长了不少教训,却也发现了一件趣事。”
“朝廷下派的一干国策推行及政令。”
“在县城与乡野之间,往往呈现两种不同,乃至相反的光景。”
“诸如赋税政策的变动。”
“县里的百姓往往更为主动,或问诸于亲友,探访于读书人,或是向县衙小吏旁敲侧击,顺时而动。”
“碰上硬茬子。”
“带上的衙役越多,硬茬子退让的就越快。”
“而乡野之间往往相反。”
“他们对于朝廷的公文不甚了解,亦不感兴趣,因循守旧。”
“越是增派衙役讲解推行国策,相邻之间越是抱团抵抗。”
“他们不相信朝廷。”
“不相信上面的官员有如此好心。”
“但他们相信自己的耳目。”
“如若下官带着三俩衙役,偷摸着拜访乡野之间的读书人或是地主乡绅,讲解国策。”
“只要这些人答应下来,不消这些地主乡绅行动,乡野之间就会有消息灵通之人将此事外露,并且先于这些地主乡绅一步,做出改变。”
“二位大人,可能理解?”
李锦龙和李祺对视一眼,眼里都浮现出激动之色。
“此番孝儒当真是为我和九江出了一道锦囊妙计,若此计能成,吾必向太子殿下,为孝孺请功。”
“就是不知道这两计,该用哪一计更能奏效。”
李祺兴奋的喃喃自语,
“必然是后者。”
“凤阳府虽为龙兴之地,资源私塾的配置都是整个大明罕见的,但凤阳府的田亩大多都被豪门大户所灌溉,消息闭塞,人员不通。”
“百姓们都仰着其鼻息而活,自然对些个贵人中的贵人重视有加。”
“上行下效,蔚然成风。”
李景隆面色冷峻道:“要想打开局面,咱哥俩还得先弄清一件事。”
“谁是这框架的核心?”
“若不弄清楚这点,强行推行国策,只得凭空生生敌。”
“只有抓住这位棋眼,凤阳府田亩清丈这盘死棋,才算是被盘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