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知遇之恩(2 / 2)
既然老太爷发话了,那么接下来的蚕茧收购就不能再让娃出面了,整个钓鱼山,懂得算帐记帐的也就娃和老夫子两个人。
前段时间的帐,都是老夫子算的,老老子记的,按照老夫子的说法,等到钓鱼山的娃回来后,学院一旦开起来,这些事他就不做了。
但是,现在听老太爷的语气,好像不行,如果他不做,那就得小先生做,小先生对自己有智遇之恩,老太爷说得没错,不能让小先生顶着一个商贾的标签在世间行走。
自己的年纪大了,早就断了入士的念想了,士为知己者死,如果没有小先生,就没有他老夫子的今天,到现在,他还龟缩在城东的那个说书场里。
每天挣着那不到一百文的散碎铜板,看着别人眼色,听着别人的嘲笑,回到家里,还要给自家的婆娘端茶倒水……
人生难得一知己,所以,他决定,在接下来的一个半月内,白天,他到山下去收购蚕茧,晚上,再给孩童们开课,然后布置白天的课业。
养蚕是有季节的,蚕茧收购持续的时间自然不长,按照他的想法一个半月已经足够了,在这段时间内,他不相信他堂堂的一个秀才,还赔养不出一个懂得算帐的人出来。
有雄心是好的,有壮志当然更好!
老夫子的表态也确实有点超出陈让的意外,在他的印象里,老夫子是一个很固执的人,每当自己写残体字的时候,他那教棍就会毫不留情地落在自己的头上。
这段时间,他的头皮就因此常常发麻,原以为这么固执的人,是不会改变自己的决定的,没想到,他今天,为了自己,竟然把自己坚守的东西给改了。
“小先生,你天资聪颖,前程远大,注定要到东华门唱名的,老夫到这把年纪,还能在钓鱼山做个西席,于愿足矣,你就别在那里假惺惺的表态了,老夫也不吃你这一套!”
陈让笑笑,他是真的没有上前表态,甚至连感激的话都没有说。
每天上午,他都要去城南说书的,这些天来,风雨无阻,按照老太爷的话说,你说书又不挣钱,干嘛还要风里来雨里去的,倒让人家小瞧了。
每当这时,陈让也只是笑笑,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执念,他的心里也有,而且,对他来说,说书并不是什么下九流的勾当,说书不丢人的。
陈让的确是有执念的,比如他明明有匹大白马,而且是极好的战马,高大威猛,脚程又好,但他宁愿用牛来套车,也不用马来套。
他把马养在钓鱼山,闲睱时就骑着马在钓鱼山上的跑马道急驰,至于骑马进合州城,他觉得那样太高调,太招摇,若非情况特殊,他是不干的。
钓鱼山缺马,但钓鱼山不缺牛,自老太爷回来后,就让李老实,把他的马车改成牛车了。
牛车没有马车快,但咯吱咯吱的声音却比马车要好听一些,所以,当老夫子一宣布,他就觉得自己留在钓鱼山,其实也没什么事情做了。
于是让安平把那个牛车套上,跳上牛车,带着小妹,咯吱咯吱地来到合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