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后头的好日子多着呢(1 / 2)
叶容蓁和三三讨论着为敌人准备什么必需品,慢慢晃到了制药厂。
她到的时候是七点五十,比八点的上班时间还早十分钟。
上到代厂长崔新知、宁胜男,下到普通员工、顺便来这边巡逻的民兵已经到了。
除此之外还有些大人小孩儿。
——刘老爷子不在,他这段时间替叶容蓁上课,然后带着学生到处实践,太阳落山之前赶回来,一起检查成品药。
到场的人站在制药厂的空地上,三三两两地回顾叶容蓁前几天讲的语录。
她讲语录的时候不是单讲那一句话,而是将其放在文章里、放在当时的环境中,用五一年出版的选集来讲述。
又有大队长、民兵营长、治保主任以及普通社员讲述各自的经历,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了解,尝试分析……
这种情况下,来听故事的人越来越多。
幸好叶容蓁不是在精心培育继承人,也不是重塑他们的思维方式。
行为方式可以强行培养,但思维方式……成年人没遇到大变革、没有透彻的领悟和坚定的决心,很难发生彻底的转变。
她只是打算用这些故事扎牢篱笆,增加己方力量,免得正在做的事情刚进步一步,就倒退两步。
因此是通过语录延伸到选集,而不是反过来。
要是参与的人能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量的积累每天改变一点就更好了。
和其他知青不同,她们这批到了之后没有丢过东西,之前交流的时候中听说知青点丢过粮食,社员们丢过鸡。
很难说清楚他们是互为受害者和加害人,还是凶手另有其人。
但叶容蓁始终平等看待这些人。
抱着这样的心态,她在和大家接触的过程中,有学到不少新的东西,比书本、报纸上了解到的更深刻。
“叶副厂长来啦!”
苏妮儿小声喊了句,身边人闭了嘴,很快院子里只剩小声说话的声音,再往后这点声音也没有了。
叶容蓁和大家打过招呼,看好些人盯着自己的小腿看,干脆就给他们打防疫针,分享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缘故。
这句话是一九三九年根据地生活物资紧缺、经济困难时的口号,也是后来条件困难时,鼓励大家一起积极生产自救的口号。
经历过的人们颇有感触。
崔新知他们讲了能讲的打仗时的困难和自救,又在上了年纪的人忆苦思甜的时候揩掉眼泪,开口补充。
让偶尔升起迷茫情思的知青们记起当初的困难,坚定了努力奋斗、建设制药厂的决心。
也引来年岁还小的娃娃们一惊一乍的询问。
他们不满十岁,再怎么着也能吃个半饱,平时没少上山下河掏东西吃。
这会儿特别想知道“双蒸法”是怎么蒸、“苞米食用增量法”又是咋回事儿。
“还能怎么滴?”
“‘双蒸法’就是蒸两遍大米,第一次放罐里干蒸,然后加水再蒸,听说每斤米能出五斤饭,比原来多了快一半儿,味道还好。”
“咱这儿分到手的大米不多,不兴吃这种干饭。那会儿有苞米吃就不错了……”
苞米食用增量法是咋回事儿?
跟大米的双蒸法差不多,先蒸,蒸到五分熟,把半生不熟的苞米磨成粉,再加水和面蒸成馍,骗骗肚子。
他们这边稍微好一点儿,听说隔壁省不光骗了肚子,还骗了自己的脑子。
崔新知没讲后面这些,只说:“这都是没办法才整的办法,一斤苞米就是到了白头山,也还是那一斤的苞米。”
他瞅着跃跃欲试的娃娃们,警告道:“花里胡哨地费柴禾还不顶饿,吃了多少苞米,肚子比你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