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关于流浪者(1 / 2)
作者有话要说:嘤嘤嘤,越看越舍不得删了,留着吧,呜呜……你们也没意见对不对?那就这么决定了。
——
关于流浪者
须弥智慧之神布耶尔的追随者,稻妻永恒之神巴尔泽布制造的人偶。
若有心者方为人,他不可称之为人。若无心者亦有悲喜苦乐,他便是最像人的人偶。几度起落,如今他只为自己而活。
“流浪者”是他用以描述自身立场的最佳词语——没有故乡,没有亲人,没有目的地。如清风一般,活在世间,行在世间。
角色形象
身份背景
流浪者是“尘世七执政”中的雷之神巴尔泽布制造的原型人偶。最初是作为“神之心”的容器而诞生,却在睡梦中淌下泪珠。巴尔泽布无可奈何地察觉到:他无论作为器物或人类,都过于脆弱了。创造者不忍将他毁弃,于是让他继续沉睡下去。后来,流浪者因为未可知的错误苏醒,开始行走在天地与凡人之间。
倾奇者
由神明打造的倾奇者有着无比美丽的面貌,齐耳短发,眼睛的颜色与制造者一致,都是紫色。
倾奇者打扮得体,懂得掩藏身体上那些人偶特有的关节痕迹。这些特殊痕迹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减淡,最终消失不见,变成完全的人类模样。
他头戴深紫色被衣,身穿白色童子水干服及浅紫色单衣。影的金羽用黑色与红色两条绳子系住,戴在胸前。赤足。
国崩
正如他给自己取的名字一般,少年模样的他穿着一身类似歌舞伎的服饰。
国崩头戴中心镶嵌着隈取面具的市女笠,浅金色的帘子垂在身后直达小腿,两枚黑金色铃铛用红绳系在左右笠边。
穿着黑色带振袖的短袖和短裤,腰间系着紫色的腰带,双臂和胯部均戴有黑甲保护。胸前挂着一块圆形金饰,斜背着一个紫色布包,包上印有雷之三重巴纹和愚人众的徽章。
流浪者
流浪者穿着修验之人的常服。斗笠以八瓣金莲和荷叶为主题,饰有两条末端挂有金属配饰的青色飘带。
穿着带有有青蓝色内衬的开胸短袖法衣,以印有家纹的无袖黑色紧身衣打底。左肩搭着外面蓝水图、内面金莲瓣纹路的披肩,嵌着神之眼的金轮装饰挂于其上,下方坠有影的金羽。
两边的袖子不尽相同,由花纹网格状打底。腰上绑着紫白相间的注连绳。下身穿着短款武士裤和绑腿。脚穿木屐。
性格特点
流浪者曾是如白纸一般的少年,经过多年的流浪,他单纯的自我被怨憎与苦难遮盖,他开始渴望见到有趣的东西,变得狂妄自大,自诩为“超越者”,认为神也惮于干涉他的命运。
他的表达方式不讨人喜欢,但他认为这些刻薄的话语只是实话实说罢了,接受不了的人才该自己反思原因。只有心情不错的时候,他的态度才会变好。
流浪者天生就比他人更容易孕育出愿望,即使做了修验者也没能彻底通透。
在流浪的过程中,他见到了许许多多的心,善良的,正直的,坚毅的,柔软的…他也想拥有一颗心脏。
这是他诞生的意义,存在的目的。
他喜欢有趣的事物的一面向着负面方向发展,最喜欢的便是观察人类的惊恐与无助,为此专门选了一位表情丰富又愚蠢的部下供其取乐。
对流浪者来说,善与恶,皆是众生之谣,无用而聒噪。但只要将这颗“心”挖出来,就什么都感受不到了。
流浪者有着非常强烈的执念和自尊心,这源于他对神之心本能的渴求及过往经历带来的创伤。
流浪者为“神”而生,迄今为止的人生在他看来,都只是无意义的“过程”。
只要能够完成“神化”,他不在意失去自我,也不在意结束先前“他”留下的那些痛苦的回忆与人类的情感。
不过在改写世界树后,他不再这么觉得了。至少“愤怒”,无论来自他人还是自我,都是方便使用的工具。
他也不再执着于不属于自己的事物,而是把时间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因为曾经遭受的背叛,流浪者认为个体与个体之间只存在“借”和“还”的关系,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才是世间最为稳固的人际。
愚人众跟他,还有愚人众彼此之间,也都是如此。
因此在发现丹羽并未背叛他后,他渴望极致的毁灭,倾尽全力去改变过去,哪怕变得一文不值。
经过改写世界树的体验和布耶尔的教导后,他明白世上不存在真正的“两清”。
正因为有些事不能挽回也不能改变,人间才会有情感。过去不会被撼动,但他可以继续走。
背负裂痕生活下去是人的行为,他可以选择是否成为人。
角色生活
小小玩偶
决定停留在须弥之后,流浪者抽空去了趟宝商街,向那里的商贩打听如何制作玩偶。
繁华街市一角,一个头发花白的好心老人招手邀请他坐到身旁,从头开始一点一点教会他怎么用布和线缝制他想要的东西。
流浪者花了不少时间练习,做着这与他个性全然不符的事。
虽然有些奇怪,但他不讨厌这种感觉。许久之前,他经常像这样耐心地学习各种事,比如拿餐具、穿衣服、梳理头发…从小细节开始,一点一点地成为“人”。
几天后,他完成了那件作品——白色衣服黑色头发的小人,腰上系着带小小蝴蝶结的腰带,眼角还挂着一颗滑稽的圆圆泪珠。
从前,一位年幼的朋友依照流浪者过去的模样做出这个小玩偶。
可惜他离开稻妻前亲手将玩偶和旧屋一同烧得精光。
多年以后,他自己也缝了一只,握在手里倍感亲切。小小的,很柔软,简直就是一个不设防的儿童。藏进袖子也不占多少地方,放在帽子里则像是多了一位旅伴。
阿帽先生
在须弥,囚犯也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布耶尔希望让流浪者生活充实些,便要求他去去教令院借书看、听讲座,让他感受下学术氛围。
流浪者实在烦了,躲到野外闲逛,没想到还能被她找到。
后来流浪者因为反驳一篇研究踏鞴砂事件的论文被教令院主攻历史研究的因论派学者误认为是同学,布耶尔知道这事后,便用“阿帽”这个名字,给流浪者办理了因论派的学籍。
虽然这是个假名,但布耶尔很喜欢这个称呼,提起流浪者时会用阿帽先生代指。
学院争霸赛期间,布耶尔因为知道才识之冠蕴含萨奇因的意识,所以委派流浪者以因论派代表的身份帮忙盯着比赛。
一来防止萨奇因的研究引发混乱,二来让流浪者借机学习一下如何与人正常相处。
虽然这些安排都没能起效,但布耶尔没有让流浪者离开因论派。
她期待流浪者在因论派进修之后,能够妥善处理好自己的因果,学会如何偿还历史中的旧账。
苦味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