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不放过任何一个造娃的机会(2 / 2)
这样肯定是有些不方便的。
不过也没办法,不是每个大队都有小学。
当初公社建小学的时候,他们大队不是没申请过。
可是最后学校还是建立在了隔壁的那个大队。
这不下雨的天气还好,如果遇上极端天气的话,上学就比较困难了。
唯一让宋安安觉得还不错的就是这个时代没啥人贩子,路上也基本上没什么车。孩子们结伴自己上学去,基本上不会有太多的危险。
这时候的小学学费不是很贵,一学期的费用是一块钱。
钱虽然不多,可是选择给孩子上学的家庭并不多。
要是供着的少还好,多供几个孩子上学的话,那花费就大了,不是普通条件的人家能供得起。
宋安安这一次给四个孩子报名上学,一口气就花了四块钱。
在乡下,没谁家能这样同时供着四个孩子上学的。
见三房的两个闺女也不小了,宋安安便建议李爱兰将两个闺女送去上学。
李爱兰原本没这个打算。
毕竟女娃娃念书没啥大用处,大队里大多数的女娃娃都是没读书上学的。
按照李爱兰的计划,是想着让自己的两个闺女跟着自己后面学手艺。
她现在给人做衣服,这一个月下来的利润真不低,比城里的工人挣得还多。
自己闺女如果能跟着她后面将手艺学好了,有个一技之长,总归比读书来的好。
宋安安不能否定李爱兰的想法就是错的,但还是劝说李爱兰先供着孩子读书。
如果她两个闺女能将书读好,选择路能更多。
现在还小,真的要学做裁缝的话,等着孩子的年纪大一些再学也不迟。
大字不识,以后很多事情做起来就不方便,而且以后还不好找条件更好的婆家。
李爱兰觉得宋安安说的有道理。
加上她知道自己这个四弟妹厉害,有些事听从她的建议准没错。
就这样,在宋安安的建议下,李爱兰将两个闺女送去学校上学了。
以后加上他们三房家的孩子一起,六七个孩子同行,会更安全些。
经过这段时间的忙活,李爱兰这边挣了不少。
之前为了买缝纫机找宋安安借的钱李爱兰都凑足了,还给了宋安安。
宋安安倒是不急着用这钱,不过三房还了,她就就接了。
进入了九月,天气逐渐的凉了下来。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这下雨了以后,天气逐渐的凉了下来。
下雨孩子们上学就不方便了,一早宋安安将孩子们送去了学校,中午饭打算直接送去学校,这样省得几个孩子来家吃。
乔翠花主动的招揽了送饭的活儿。
下雨了以后,大队没啥事干,乔翠花在家闲着也没事,给几个孩子送饭去学校倒也没什么。
宋安安没拦着乔翠花,只叮嘱着她娘慢一些。
乔翠花笑着回了句,“放心吧,娘知道的。”
说着,乔翠花就打着雨伞,提着饭盒出去了。
宋安安在家收拾碗筷。
陆建华让她歇着,他来就可以了。
宋安安最欣赏的就是陆建华知道疼媳妇儿这一点。
下雨后,没办法出去,在家待着也无聊。
陆建华见媳妇儿觉得无聊,立马就拉着媳妇儿造娃。
嗯,不放过任何一个努力造娃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