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燕鸣幽燕(2 / 2)
箫海只和萧海里计划落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高勋和女里决定借刀杀人,利用箫海只和萧海里跟萧思温的小矛盾,挑起事端。
宋开宝三年(970)五月十五日,萧思温在随景宗出猎闾山,途中遭遇强盗,这伙人的目标不是皇上耶律贤,而是国丈萧思温。结果,护卫招架不力,萧思温当场就领了盒饭,命殒盘道岭。
闻知老父遇害,皇后萧燕燕悲痛欲绝,她觉得此事并非那么简单,决定彻查此事。
九月初三,终于查出幕后真凶,竟然是后族萧海只、萧海里两兄弟。
萧海只与萧海里二人承认了杀死萧思温,理由是萧思温没有治世才干,平庸无能,借穆宗遇害投机弄权,所以决定暗杀萧思温。
《辽史》载:“九月辛丑,得国舅萧海只及海里杀萧思温状,皆伏诛,流其弟神睹于黄龙府。”将国舅萧海只和萧海里一并诛杀,同时将国舅之弟神睹流放到黄龙府。
不过,事实的真相并非这么简单。
在古代,私藏铠甲是死罪。《荀子》有云:“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说明铠甲和军队是联系起来的,甲胄在弓箭面前,更能彰显出庞大的威慑力,努尔哈赤仅凭十三副铠甲,就能重新起家,大败明军。
十年之后,女里因为私藏五百具盔甲,被查出,审问时从女里的袖子里,又搜出一封书信,竟然与刺杀萧思温的有关,结果将高勋牵扯进来。
女里、高勋被赐死,同时没收其家产,赐予萧思温家族。
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十年时间,女里竟然没有销毁最重要的证据——书信,撇清自己与萧思温案子的关系,而且,这封信还能在他的袖子里被搜出来,这也是让人脑洞大开的事情。
有一种可能就是,十年前,耶律贤和萧燕燕已经掌握了初步线索,由于景宗刚登基,皇位还不稳,加上失去了国丈萧思温,景宗势单力薄,还需要女里和高勋的支持。只能采取隐忍之策,等待合适的机会出手。
可以说,萧思温这场杀身之祸,起因就是他太红了,红得发紫,紫后凉凉。
◆代为执政
萧燕燕被册封皇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宋开宝三年(970),生下景宗长女耶律观音女;次年,宋开宝四年(971),皇子耶律隆绪出生。
“母凭子贵”,生下皇子,耶律贤大为欣喜。为了安抚皇后萧燕燕及萧氏后族,景宗封萧燕燕的母亲耶律吕不谷被封为燕国大长公主,追封萧思温为楚王,追封燕燕的祖父胡母里为韩王。
之后,萧燕燕又连续为景宗生下三子两女,三子分别为耶律隆庆、耶律隆祐、耶律郑哥;两女分别为耶律长寿女、耶律延寿女。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萧燕燕的四子耶律郑哥,八个月就夭折了。如此高产,可见耶律贤对皇后萧燕燕的宠爱是不言而喻的。
宋开宝九年(976)二月初五,耶律贤诏集史馆学士,此后凡记录皇后之言,“亦称‘朕’暨‘予’”,并“着为定式”。
“朕”这个字在古代,那是皇帝专用,耶律贤此举,也正式确定了皇后萧燕燕在大辽的地位,是跟自己平起平坐的存在,就如同当年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一样。有这么一个是把天下都愿意拱手送给自己的丈夫,萧燕燕夫复何求!
若遇到重要的军国大事,萧燕燕便召集蕃汉大臣共商大计,最后做出决定,她所做的决定,耶律贤最多只是听听汇报,不做任何干预。
宋太平兴国五年(980)正月初一,耶律贤封皇子耶律隆绪为梁王,耶律隆庆为恒王。
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保宁十一年,979)正月,宋太宗亲征太原,北汉皇帝刘继元立即遣使向辽景宗耶律贤求援。
萧燕燕即命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耶律敌烈为监军,偕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兵驰援太原。听闻是赵光义御驾亲征,又命左千牛卫大将军韩悖、大同军节度使耶律善,再率两镇雄兵南下增援。“雄州合约”被打破,辽宋关系亦宣告破裂。
三月十六日,耶律沙行进到石岭关,遭遇宋军郭进部队的阻击。耶律沙的意思是等后续部队到齐后再开战,耶律敌烈不待后军至,率部抢先渡河进攻宋军,郭进乘其半渡发动突袭,斩杀耶律敌烈等五将,歼万余人。
敌烈成为“烈士”后,北院大王耶律斜轸才率后军赶到,弓弩齐放,救下耶律沙,辽兵余众仓皇退走。不久,辽北路援军也被宋军击败。
很快,宋军攻取并焚毁太原,逼迫北汉国主刘继元投降,北汉灭亡。辽国失去了一个相当难得的战略同盟。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六月,宋太宗还师至镇州,决定以新胜之师收复燕云十六州,宋辽之战爆发。
当初,萧燕燕派耶律沙救援北汉时,就已经考虑到幽州的布防。她命北院大王耶律奚底乙室王撒合、统军使萧讨古等,率兵同南京留守韩德让以及耶律学古一道,戍守燕地,死守南京。
宋军在开局十分有利的情况下,并没笑得太久,攻打南京城成了宋军噩梦的开始。大将耶律休哥自荐请缨,萧燕燕便以耶律休哥代替耶律奚底,统帅五院军之精锐驰赴前线。
在耶律沙和大将耶律休哥的拼死护卫下,高粱河一战,宋太宗身负箭伤,乘牛车逃走,宋军惨败而归。
自此,辽宋边境,经常冲突不断,互有胜负。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十月,萧燕燕任命韩匡嗣为南面行军都统,与南府宰相耶律沙、大将耶律休哥南攻宋朝,以报复宋朝进攻幽燕。
宋军诈降,韩匡嗣不听耶律休哥劝阻,执意受降,结果中了宋军的埋伏大败。韩匡嗣率其残部逃至易州山,耶律休哥因早有防范,得以全师而还。
景宗大怒,欲治韩匡嗣之罪,皇后萧燕燕率众皇族为韩匡嗣求情,景宗怒气难消,韩匡嗣死罪饶过,被打了二十军棍。
宋太平兴国五年(辽乾亨二年,980)十月,景宗耶律贤为鼓舞士气,找回面子,亲率大军攻宋,于瓦桥关大败宋军,俘宋将数名,斩杀甚众,是为瓦桥关之战。景宗是速战速决,见好就收,打完就撤兵退回。仗都打完了,赵光义才从开封率军出发,为此,嘲笑辽景宗是被他的气势给吓跑了。
◆进入“萧太后时代”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偏偏是“恩爱夫妻不到头”。
宋太平兴国七年(辽乾亨四年,982)九月廿四日,耶律贤在出猎途中,病逝于云州(今山西大同)焦山行宫,享年三十五岁。临终遗诏:“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同时立耶律斜珍与韩德让为顾命大臣。
闻知景宗驾崩,时任辽朝南院枢密使的韩德让“不俟召,率其亲属赴行帐”。萧燕燕见到韩德让,心中顿安。很快,耶律斜轸也赶了过来。二人帮助萧皇后易置大臣,天亮之后,拥立辽景宗长子梁王耶律隆绪于灵柩前即位,是为辽圣宗。皇后萧绰奉遗诏摄政,下诏晓谕诸道。
十月初一,圣宗耶律隆绪初次临朝视政,初三,群臣上尊号“昭圣皇帝”,尊皇后萧绰为皇太后,大赦天下。
这一年,萧燕燕二十九岁,耶律隆绪十二岁,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萧皇后的身份变成了萧太后。萧太后二十九岁,便开始临朝摄政,而女皇武则天掌权时是六十岁,同为女政治家,名分不同,实质相同,年龄可差得多了。年轻的寡母,无知的幼子,能挺过这改朝换代的危机吗?
主少国疑,内有拥兵自重的宗室亲王对皇位虎视眈眈,外有大宋时刻威胁大辽边防。萧燕燕深知此时危机四伏,她在耶律斜轸、耶律休哥以及韩德让面前哭诉道:“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
原本就是每天在朝堂上见面的重臣,他们眼中的那位沉稳干练、叱咤风云的萧皇后,原来也是一个孤立无援、楚楚动人的小女子。男性那种天生的“怜香惜玉”荷尔蒙瞬间爆棚,各个都是纯爷们。几位重臣当即跪倒,拍着胸脯发下重誓道:“信任臣等,何虑之有!”太后你就相信我们吧,不要有任何顾虑!他们似乎忘了,面前这个年轻的女人,是已经执掌朝政十多年的一代女皇。
萧太后临朝摄政,大赦天下。重用耶律斜轸、耶律休哥以及韩德让三人,这三人都是军事上的大才,能征惯战,有勇有谋。
命令耶律休哥留守南京,总管南面军事,加强军事防范;任命侄女婿耶律斜轸为北院枢密使,管理内政事务,尤其是严管贵族;采纳南院枢密使韩德让的建议,对宗室亲王颁布命令:“诸王归第,不得私相燕会”,随机应变,夺取他们的兵权,同时将各宗室亲属召至宫中为质,最终解决了宗室势力过于庞大、内部夺位的一切隐患,顺利地完成了景宗过世后的朝政布局。
为了拉拢侄女婿耶律斜轸,太后又安排圣宗耶律隆绪与耶律斜轸互相交换弓矢鞍马,双方“拜把子”,成为最好的兄弟。
接着,萧太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释放奴隶、奖励农耕、厉行廉政、治理冤狱、推行《唐律》、劝农桑、薄赋徭。进行开科取士,大胆选用汉人,消除番汉不平等待遇,内政修明,军备严整,纲纪确立,上下和睦,将士用命。经过一番励精图治,辽国一步步走向兴盛。
大辽太后萧燕燕,一个比武则天还像皇帝的女人,她的爱情让人羡慕,她的伟业让人称颂!
到了雍熙三年(986),耶律隆绪已经十五岁,继位四年,萧太后在韩德让和耶律斜轸的帮助下早已度过了政治危机,坐稳了江山。
宋辽之间经过几年的休整,大辽国现在兵强马壮,兵精粮足,文臣武将各司其职,不惧一战。
◆趁火打劫
赵光义一直想着一雪高梁河一战之耻,雄州知州贺令图的奏报,无疑给了赵光义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然而此时出兵,可以说,大宋早已错过了最佳的战争时机,赵光义不管这些,他要的就是这个出兵的理由,以此说服那些喋喋不休的大臣们。
北宋雍熙三年(也即辽统和四年,986年)春,宋太宗遣使到渤海和高丽两国,约两地头领共同夹击辽国。虽然两国对辽朝都有破国杀主之恨,但是让他们和千里迢迢的宋朝联合,确实有点不切实际,这一点,赵光义失算了。
幽云十六州分山前七州与山后九州,此次伐辽,太宗吸收以前的教训,并未直取幽州,而是兵分东西中三路。
辽大将耶律休哥驻守南京,宋军失败就败在此人手上。此战,太宗势在必得,他定的战略为:“正面牵制、背后迂回包抄”。曹彬老成持重,太宗决定以曹彬为东路军主力,牵制耶律休哥的辽军主力,以西路的潘美与中路的田重进负责攻略山后,待山后攻略完毕,中西两路再由山后转至山前,三路大军会合之后,与辽军在幽州城下进行主力大决战。
三月,赵光义令曹彬、田重进、潘美兵分三路,北上伐辽,目标直指幽蓟两州。为此,太宗做了相当周密的军事部署:
东路军以曹彬为幽州道行营前军骑水陆都部署,即东路军主帅,号称十万大军,分成两个梯队。曹彬、崔彦进为第一梯队,从雄州出发,取道东北经固安,再折至琢州,然后向幽州挺进。米信、杜彦圭为第二梯队,作为曹彬的辅助部队,从雄州出发,向西北经新城至琢州,与曹彬部队会合。为了牵制住耶律休哥,宋军名将大多集中在东路军。
太宗嘱咐曹彬,一路上做出声势浩大、强攻幽州的架势,实则行军持重缓行,不得贪功冒进。目的是牵制耶律休哥在幽州的主力军队,从而为中、西两路军争取时间,待山西地区以及幽州北方各州被攻破后,实现三路大军包围幽州的局面。
中路军以田重进为定州路都部署,从定州(今河北定县)出发,从西北越过太行山,占领飞狐口(今河北涞源),切断并阻击辽军的西援,配合西路军拿下代北诸州。
西路军以潘美为主将,杨业为副将,率领云、英、朔诸州宋军,出雁门关,目标夺取云州(山西大同)等山后地区,然后和中路军田重进部会合,最后与东路军一起合围幽州。
在通讯基本靠走的年代,太宗皇帝布下了如此一盘直径超过千里的杀伐大棋,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战场形势千变万化,战机稍纵即逝,坐镇开封的宋太宗,他不知道自己的这盘大棋,到底有多少变数,更不知道有多少胜算?
大辽国萧太后得到战报,并不惊慌,立即下令南京留守耶律休哥,率军迎战曹彬,以耶律轸为都统,率军迎战潘美、杨业。
萧太后觉得,这是她亲自临朝以来,辽宋之间的第一场战争,事关重大,丝毫马虎不得。红装策铁马,巾帼傲严霜,经过深思熟虑,萧燕燕决定带上十五岁的儿子辽圣宗耶律隆绪,御驾亲征。
无论从哪个种族来说,中华民族都有同样的血统,犯我国土者,虽远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