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有钱不赚是傻子(2 / 2)
第四,恶心一波自己的敌人。
但是这样做,会不会引起帝皇的忌惮?
理论上,是会的。
不过,如今李治在想着如何提拔宋真,让他为自己更好的做事,而且这波红包行动,百利而无一害。
如今财富都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李治最希望他们找机会把钱吐出来。
只要五姓七望这种大士族对皇权的威胁一天不解决,宋真对于李治还有用,他就不会有事,这就是他的底气。
宋真也趁着这段安全期,去做更多的事,为以后做准备。
那么,对于河东裴氏和公孙氏呢?
此次他们只是花了点小钱,不过一千贯,实实在在的打了一波硬核广告。
可以想象,等到元正日到临,全民轰动,到时候赚的钱,将是这波广告费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在他们两家族的运营之下,如今大唐的娱乐场所格局已经被彻底改变。
平康坊和会春坊两家独大,更多名伎慕名而来,许多小作坊被压榨市场,难以为继,被迫出售资产。
短短一年半,如今的上州治县,只存在两个坊,其他都倒闭了,难逃被收购的命运。
那么,李治会管吗?
暂时不会,大唐对于娱乐产业,基本处于放任状态,只要你们按时纳税,足额纳税就行。
商业,大唐只在意贸易,特别是对外贸易,这是一片雷区。
也有可能是刚形成这种一超一强的格局,李治还没有发现弊端。
......
平康坊和会春坊的壮大,对于宋真而言,是有积极作用的,不仅仅是体现在赚钱上。
《梁祝》已经上映了有接近一年时间,热度不胜往昔。
于是,两坊为了支持宋真的《版权法》实施,新增了诗会节目。
他们花点小钱,在民间购买寒门诗人的作品,并安排乐伎谱曲,配合BGM诗朗诵演出。
而且,全国不是统一作品的,而是因地制宜。
比如说并州,就与太原王氏合作,其他州,要么跟当地士族合作,要么直接高价悬赏民间优秀作品。
所谓的高价,不过五贯!都是小钱,但是获得了不小热度。
天下读书人彻底陷入疯狂!他们没想到,自己作的诗真能卖钱啊?
那么,当自己作品卖出去后,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大部分读书人都会请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到青楼欣赏他的作品,在众人面前狠狠地装了一波大逼。
这不就等于,花出去的版权费又赚回来了?甚至还能赚的更多?
诗会节目的成功,吸引到不少士族的关注。
他们开始联系到会春坊和平康坊,希望将自己的作品表演出来,展现一下大士族的风采。
两坊自然是拒绝的,义正言辞的说,要以作品水平为考核标准。
士族一听就不乐意了,你们怎么回事?看不起我们?
看不起就看不起吧,那我自己花钱买个表演位总行了吧?
两坊半推半就,表情十分“难为”的点头答应。
看似你赚了,但是商人永远不亏!
诗会节目直接促进了大唐诗词文化的发展,不少读书人绞尽脑汁作词作诗,就为了在人前显圣。
收购的诗歌越来越多,每天增至两场演出,每次演出二十首诗词。
版权税在近半年时间,突然暴涨!
外面在发新年红包,李治在大仪殿翻阅着近一年的税赋数据,突然,他注意到版权税,倒吸一口冷气!
“怎么会这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