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讨陆贼檄文(2 / 2)
“这赵昰既然已经死了,那就可以向南朝派遣大量探子去传播消息。说是陆秀夫独断专权,杀了赵昰想要篡位,夺取这赵宋的江山。”安童笑着说:“此刻第一步就是要向潍州登陆的林保和徐州的文天祥发出檄文,共讨篡位的逆贼陆秀夫。”
“你这是说的胡话,我大元和他们一起讨伐陆秀夫作甚?”
“只要消息一到,这仗就不用打了,那赵家小儿都被陆秀夫杀了,这两人还会留在此处么?”
“让他们回临安打去,等待时机我军再渡过大江讨伐陆秀夫。”安童笑着说,“哪怕赵家那个小儿未死,这檄文一出,南人军心必乱。我军当能乘胜追击,说不定一鼓作气收复江南失地。传播这消息,无论真假对我们都是有利。”
“妙!”忽必烈闻言大喜,随即遣走了安童,又着人寻来许衡要他写一份讨伐陆秀夫孽杀赵昰的檄文来。并把自己当做主持公道的天使,要拯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大宋民众。
临安那些声讨许衡的文章,和里面杜撰的许多令人不齿的内容,许衡自然是都知道的。关于流言中所谓的讨伐自己甚至理学的意思出自赵昰,许衡是万万不信的。
赵昰不过一个十几岁的小崽子,许衡和大多数人一样宁可相信赵昰得了赵匡胤托梦,也断然不信赵昰能掌握宋朝军政事宜。
就算赵昰掌握了军政事宜,其背后必定就是陆秀夫搞的鬼,也许还有王应麟、文天祥等人在一起搅和。
那些杜撰污蔑自己的文字定是陆秀夫和王应麟指使人干的,此等深仇大恨如何能不报。
得了忽必烈旨意的许衡用了两个时辰便写就了一篇洋洋洒洒的檄文。檄文中列举了陆秀夫二十大罪状,王应麟十条死罪。
在檄文中赵昰已经被陆秀夫和王应麟联合毒杀了,王应麟和陆秀夫此刻已经秘密结为亲家,赵宋的江山已经改姓了陆。
为了避免赵昰的死亡被人发现,故此文天祥、林保、王其昌等人被勒令在粮饷匮乏之时强攻大元,江钲已经被陆秀夫以家人胁迫,软禁了起来。
然主上闻之不喜,虽南朝混乱有利于我大元,但此等以下犯上,谋朝篡位,逆反天理之恶徒天下人当共诛之。
文天祥等水陆各部所备之粮根本无以为继,眼看就要饿死在这春荒之时。
然圣主不计前嫌,愿放归侵犯我疆土的南朝各部士卒,待得南朝剿恶灭奸之后再做计较。有遭陆党倾轧者皆可北上大都,大元将以礼待之。云云……
许衡的文采自然是不用说的,作为大儒的他肯定不会对陆王等人做人身攻击,只不过根据想象编造了一套合情合理的谋逆罪证。
忽必烈很满意,安童也很满意,讨陆秀夫、维护赵宋江山的檄文,从大都八百里快马向东南扩散。
大都城组织了四五百儒学名家或是投蒙的宋人官员进行抄写,安童组织了一批死士,许以重诺,令他们无论有多困难,一定要把这檄文贴到临安城中。
不管赵昰真死假死,这些檄文都能起到极大的作用,在安童看来这便是从笔墨中杀出的百万大军,檄文到处便如蒙鞑铁骑亲临。
安童对自己的计谋很满意,许衡对自己的文章自然也很满意,汉法派赢回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