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混战时期(2 / 2)
见朱常存迟迟没反应,一旁的程鑫低声提醒,说道:“陛下,站起来,双手接过来,接过来!”
虽然朱常存此时已贵为天下,但表情好像不是很开心的样子,不情愿地站起来,接过玉玺。到了这一步,厅中众人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趁着朱常存还在迷茫状态中,沈延望带头,领着众人跪了下来,嘴里高声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等必将竭尽全力,光复大夏,平定叛贼。”
就在沈延望等人在睦州,拥立朱常存为新君时,北京城还在李自成手中,山海关之战还没有开打。
接受众臣膜拜后,一名宫女小心地把玉玺,从朱常存手中接过来。
张之浩又把一道诏书放在朱常存手中,低声说道:“陛下,您按着这个念完,就可以去玩了。”
这下,朱常存一下子精神起来,接过诏书,胡乱地读了起来。
“先帝已上吊。朕,奉盘古、耶稣等神灵之命,在此登基,继承大统。现在,特任命沈延望为大丞相兼平贼大将军。由于朕还小,国中大小事宜皆由沈廷望代管。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朱常存结结巴巴,总算念完了,便把诏书还给张之浩,蹦蹦跳跳地从后门出去,离开了大厅。四名庄丁上来把龙椅搬到一边,换了一把大椅。
沈延望走到朱常存的位置,坐在大椅上,说道:“诸位,请坐!”
厅中众人又是高声呼道:“大丞相千岁、千岁、千千岁!”这才各自入坐。
本来按照标准流程,新皇帝朱常存还要宣布改元,册封群臣。但由于新帝另有要事,只好由大丞相沈延望代劳。
接下来,大丞相沈延望宣布改换年号,改元康定,大封众人。
其中,刘长卿被封为大学士首辅,兼兵部尚书、骠骑左将军;
段铮被封为大学士次辅,兼吏部尚书、骠骑右将军;
卓先谋被封为护国神教主,兼大学士;
方宪被封为刑部尚书,兼车骑左将军;
程鑫被封为大学士,兼户部尚书;
张之浩被封为大学士,兼左都御史;
林孝善被封为礼部尚书;
向阳、杜培安被封为车骑右将军;
何苒琪被封为卫左将军;
周秋裤被封户部侍郎,兼安众将军;
施建良、张毅腾继续当睦州、澧州巡抚,同时加封礼部尚书街。
朱常存登基典礼结束后,睦州、澧州这一带的文人墨客便把这件事,改编成小说、戏曲、评书,广为宣传。
特别是明月教主为新君加冕、耶稣会长为其祝福这一情节更是添油加醋,说得活灵活现。
有人说那天盘古大神虽然有要事不能到现场,但确实派出混沌守护兽,为朱常存加持了神力。
据说,康定帝朱常存戴上皇冠的那一刻,电闪雷鸣,九条龙在天上腾云翻滚。天意啊,有异象啊。
这一年的四月初五,在大夏王朝第十六位皇帝朱由检上吊后,沈延望等人在睦州金田府,拥立惠王朱常存继承皇位,改元康定,史称“康定之拥”。
这一年也叫康定元年。后来的史学家通常以“康定之拥”这历史事件做为分界点,将大夏王朝一分为二,在这之前的称为“北夏”,在这之后的称为“南夏”。
虽然康定帝朱常存被当时的明月教、天主教以及当时的理学大儒所承认,其合法性、合理性是不可质疑的。
但是正牌皇帝朱由检并没有说,在他死后可以拥立江南某个亲王为新君,加上正牌太子朱慈烺还在李自成手上。
江南其他割据势力在当时,并没有承认康定帝朱常存的唯一性。
相反,在朱常存称帝之后,江南其他势力也纷纷拥立其他亲王为新君。
分别是江北四镇势力拥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史称弘光帝;
郑芝龙、黄道周等人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史称隆武帝;
丁魁楚、瞿式耜等人拥立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称帝,史称永历帝;
马士英等人拥立潞王朱常淓在杭州称帝,史称敬一帝;
张国维、钱肃乐等人拥立鲁王朱以海在绍兴称帝,史称巨川帝;
杨国威等人拥立靖江王朱亨嘉在桂林称帝,史称洪武新帝;
苏观生、顾元镜等人拥立朱聿鐭在广州称帝,史称绍武帝。
综上所述,南夏初期一共诞生八个皇帝,加上辽东的大清帝国、李自成的大顺帝国、张献忠的大西帝国,天下共十一个君主,史称“十一帝时代”。
南夏初期之所以各立小山头,不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主要原因是朱由检没有及时南迁,又不同意让太子朱慈烺南下监国,造成朱家没有法定继承人。
各地势力为了从龙之功,各打小算盘,互相内斗是无法避免的。从康定元年开始,江南各股势力开始互相厮杀,互相吞并。历史进入大混战时期。
《大夏风云录?本纪一》中记载,“康定元年五月,康定帝时年十九,懵懂不能执政。大丞相沈延望为之监国。然,乱臣们皆另拥新帝,四分五裂。丞相始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