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二世祖回京(1 / 2)
李策登基后提拔了不少寒门,但他在位时间尚短,朝堂势力依旧被各大世家瓜分。科举制名存实亡,选官通道依旧是以推荐为主。
九品中正制害死人,这玩意起始于曹魏,定型在晋。但在开始时,朝廷制定这个制度并不是为了培养门阀,它的本意是要把察举官员的权力从地方官收拢到中央。
谁知结果恰恰相反,不是中央控制地方,而是地方架空了中央权力。
朝堂之内,上至宰相,下到地方县令,全是出身世家的官员,在如此环境下,明知选拔制度有大缺陷,却因世家贪婪而存在百年之久。
想到围绕在大郎和三郎身边的世家,李策就头疼。他明明暗示过俩儿子,不要跟世家走得太近。只是孩子大了,都有自己的想法,太子还罢,对世家更多是利用,三郎就不一样,好似把脑子留在他母亲肚里似的,一味崇拜文臣,成天手不离扇,好的不学,尽学了那套酸不拉叽的做派。
还有二郎,跟文臣的关系都不需要旁人挑拨,就已经恶的不能再恶。御史弹劾的折子都能以筐来计算。
他有时候也会想,三个嫡子的脾性要是能调和一下就好了。除去这个,还有另一重更深刻的考量被死死压在心中。
唯有身旁的梁庆察觉到细枝末节,在惊骇之余,半点没有露出端倪,只是在私底下遇到晋王都会十分客气。
他的徒弟以为师傅不敢招惹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大爷,只有梁庆自己明白,他是将晋王与太子放在同等地位。
龙案上最显眼的位置放着杨明自请南下的折子。李策先前已经阅过一遍,再拿起看时,依旧能从字里行间读出麒麟子对齐国的担忧。
齐国如今的税粮,一小半是从各州县收上来,一大半都是席家供给。但席家的大本营在金陵,金陵还有个比他李氏更容易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萧逸。
杨明南下有两重任务,一是结交席家;二是收集门阀兼土地的证据。可以预见在十年内,他会把精力全部放在江南。若能让席家与他身后的江湖势力归顺大齐,局势便能大定,他也能安心不少。
李策不晓得的是,他的好二儿李珏,早已先他一步拉拢了席家的继承人,在往后的夺嫡,不管他如何打压,都再无后顾之忧。
李策放下折子,闭上眼,梁庆点上一支安神香,拿了薄毯正想给陛下披上,就见他那蠢徒弟进来汇报说左仆射裴继求见。
梁庆瞪了眼没眼色的徒弟,转身进去汇报,半晌,李策才抬了抬眼皮,声音疲惫的道:“玄真来了啊,让他进来。”
“玄真是为了二郎的事而来?”李策跟裴继少年相识,一直都是好友,在他面前极少摆帝王的谱。
裴继行过礼,在皇帝身边坐下:“晋王此番立下大功,陛下准备怎么封赏?”
“政事堂那儿吵了这么些日子,就没吵出个定论?”
裴继默然不语,实在是晋王已经是领亲王爵,封无可封。但不封赏,又怕让武将心寒。此次对战薛放立下功劳的不仅仅是晋王一人,可身为主将,得不到封赏那其余部下如何能越过晋升?这又涉及到僭越的问题。
处理不好将来必然酿成大祸。